遥望南岩百尺岗,青山叠叠树苍苍。
题诗壁上云生石,入定岩前石作房。
一窍有灵通地脉,半空无雨滴天浆。
鹅湖此去无多路,肯借山间结草堂。
遥望南岩百尺岗,青山叠叠树苍苍。
题诗壁上云生石,入定岩前石作房。
一窍有灵通地脉,半空无雨滴天浆。
鹅湖此去无多路,肯借山间结草堂。
这首《咏一滴泉》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对南岩百尺岗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自然氛围。诗中以“遥望”开篇,引出对南岩百尺岗的远眺之景,青山层层叠叠,树木郁郁葱葱,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岩壁与岩石,描述了题诗于壁上的云雾缭绕,以及入定岩前岩石仿佛化为禅房的情景,赋予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意境。通过“一窍有灵通地脉,半空无雨滴天浆”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奇观与神秘力量相结合,暗示着自然界的奥秘与生命力。
最后,诗人以“鹅湖此去无多路,肯借山间结草堂”收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能在山间建造草堂,与自然和谐共处,过上远离尘嚣的生活。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体现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哲学的思考。
青山如美人,浓淡各有态。
挽之不肯来,乃似孤竹隘。
念无千里风,限此一衣带。
夏木与藩屏,不畏炎日晒。
三年白沙游,藉尔宽眼界。
脱身尘垢中,一笑终不坏。
别君更举酒,未了清净债。
虽无丝竹娱,会有诗律快。
何如少陵翁,亦为杜鹃拜。
吾诗有馀欢,此语君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