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夕》
《秋夕》全文
唐 / 聂夷中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日往无复见,秋堂暮乃学。

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

为才未离群,有玉犹在璞。

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

(0)
注释
日往:太阳落山。
无复见:不再看见。
秋堂:秋天的厅堂。
暮乃学:夜晚开始学习。
玄发:黑发。
不知白:未察觉变白。
晓入:清晨醒来。
寒铜:寒冷如铜的感觉。
为才:因为才华。
未离群:还未脱离人群。
有玉:有美玉。
犹在璞:仍在原石中。
谁:是谁。
碧桐枝:碧绿的梧桐树枝。
刻作:雕刻成。
云门乐:云门古乐。
翻译
太阳落山不再见,秋夜深时开始学习。
黑发未察觉已变白,清晨醒来感觉寒意如铜。
才华出众仍未脱离人群,犹如美玉藏于未经雕琢的原石。
是谁将碧绿的梧桐树枝,雕刻成云门古乐的模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以及学问未成的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在秋夜里学习的书生形象,以及他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向往。

首句“日往无复见”表明时光流逝,难以挽回,这是古人常有的感叹。紧接着“秋堂暮乃学”,则描绘出诗人在深秋的晚上才开始学习的情景。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刻苦求学,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通过生动的形象,传递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头发由黑转白,却浑然不觉,这是对年轻时光易逝的无奈感叹。同时,诗人早起学习到天亮,身体感到寒冷,铜镜映照出的自己已是寒光凛冽之态。

中间两句“为才未离群,有玉犹在璞”表达了诗人的学问尚未成就,内心的不安与不满。这里的“有玉犹在璞”比喻知识如同珍贵的玉石,尚未能够完全掌握。

最后两句“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则是诗人对未来学问成就的向往。碧桐枝象征着文采与才华,而“刻作云门乐”则是在想象将来能够创作出如同天籁之音般的作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学问以及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聂夷中

聂夷中
朝代:唐   字:坦之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871

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猜你喜欢

秋怀

策策桐叶风,濛濛菊花雨。

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

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

荷戈北戍秦,挂席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

所馀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0)

乾坤吟

用九见群龙,首能出庶物。

用六利永贞,因乾以为利。

四象以九成,遂为三十六。

四象以六成,遂成二十四。

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

(0)

答客

人间相识几无数,相识虽多未必知。

望我实多全为道,知予浅处却因诗。

升沉休问百年事,今古都归一局棋。

乘马须求似骐骥,奈何骐骥未来时。

(0)

安州老人食蜜歌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正当狂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0)

满江红·其六送王实之

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

谈笑里、风霆惊座,云烟生笔。

落落元龙湖海气,琅琅董相天人策。

问如何、十载尚青衫,诸侯客。易爱底,些官职。

难保底,些名节。拟闭门投辖,剧谈三日。

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

向临分、慷慨出商声,摧金石。

(0)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