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岁花残今又开,去年人去几曾来。
不知明岁花时节,人在天涯回未回。
旧岁花残今又开,去年人去几曾来。
不知明岁花时节,人在天涯回未回。
这首诗《春闺怨(其二)》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旧岁花残今又开”,以自然界中花朵的更迭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的轮回与不变。花开花落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循环。接着,“去年人去几曾来”一句,将情感聚焦于离别与重逢的主题上,表达了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担忧。这里,“人去”不仅指物理上的离开,也暗含了心灵深处的分离与思念。
后两句“不知明岁花时节,人在天涯回未回”,将思绪进一步深化,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之中。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未解之谜:在即将到来的春天,当花朵再次绽放时,那些远在他方的人是否已经归来?这一问,既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以及对亲人团聚的深切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问,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让人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盼。丘浚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这首《春闺怨(其二)》不仅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少年名特立,初为贡公起。
元帝擢司隶,刺举无所避。
间者何久阔,京师语如此。
驰车下许章,去节自丰始。
上书擿章恶,此举诚可喜。
奈何少恩恕,春夏常系治。
人多讼其短,遂徙城门尉。
复列堪猛过,上为之切齿。
制诏白其罪,不忍下丰吏。
丰初在朝时,数道堪猛美。
失职乃自取,不内省诸己。
反惑怨其他,转誉以为毁。
不欲加以刑,上怜之老矣。
庶人终于家,反覆丰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