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续青城山四咏·其四香积寺》
《续青城山四咏·其四香积寺》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道险转诘曲,山深愈巑岏。

行松耳目清,入竹襟袖寒。

殿阁红芙蕖,岩峦碧琅玕。

高僧把金字,拥衲对云看。

(0)
注释
道:道路。
险:险峻。
转诘曲:曲折。
山深:山势深远。
愈:更加。
巑岏:形容山势峥嵘。
行松:行走于松林。
耳目清:耳目清新。
入竹:进入竹丛。
襟袖寒:衣袖感到寒冷。
殿阁:宫殿楼阁。
红芙蕖:盛开的红莲。
岩峦:山岩。
碧琅玕:翠绿如琅玕宝石。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金字:佛经。
拥衲:身披僧袍。
对云看:静对云海。
翻译
道路险峻而弯曲,山势深远更显峥嵘。
行走于松林间,耳目清新,进入竹丛则感到衣袖生寒。
宫殿楼阁中,红莲盛开如芙蕖,山岩上翠绿如琅玕宝石。
高僧手握佛经,身披僧袍,静对云海凝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深山古寺的幽静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开篇“道险转诘曲”立即将读者带入一条盘旋崎岖的山路,让人感受到探幽寻秘的氛围。紧接着,“山深愈巑岏”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山势之陡峭、路径之曲折,无不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行松耳目清”一句,则转而描绘诗人在松林间漫步时的情景。这里的“耳目清”暗示了一种心灵上的澄明与平和,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所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灵净化。

“入竹襟袖寒”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竹林中行走,因为空气中的清凉而使得衣衫也带上了凉意。这不仅描绘了景色,更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殿阁红芙蕖,岩峦碧琅玕”两句,通过对寺庙建筑与山石的描写,展示了香积寺的庄严与古朴。芙蕖是一种色彩鲜艳的植物,而琅玕则是美玉的一种,这里的运用不仅增添了一抹斑斓的色彩,更寓意着寺庙的神圣与高洁。

最后,“高僧把金字,拥衲对云看”一句,则以一个高僧为主体,将视线引向云端。这里的“金字”可能指的是佛经或是佛像上的金色装饰,而“拥衲”则是佛教僧侣特有的服饰。这不仅描绘了僧人的形象,更暗示了一种超凡入圣、心灵向上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香积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美好境界。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日本杂事诗·其一五三

吹螺竞作天魔舞,傅粉翻同脂夜妖。

红襦绣领碧绸裤,骑上屋山打细腰。

(0)

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其三

子今归自美,云梦俄罗斯。

愤作颠倒想,故非痴人痴。

中原今逐鹿,此角复彼犄。

此鹿竟谁得,梦境犹迷离。

辽东百万家,战黄血淋漓。

不特薄福龙,重重围铁围。

哀彼金翅鸟,毛羽咸离披。

方图食小龙,展翼漫天池。

鼓衰气三竭,遍体成疮痍。

吁嗟自专主,天鉴明在兹。

人人自为战,人人公忘私。

人人心头血,濡染红日旗。

我今托中立,竟忘当局危。

散作枪炮声,能无惊睡狮?

睡狮果惊起,牙爪将何为?

将下布宪诏,太阿知在谁?

我惭嘉富洱,子慕玛志尼。

与子平生愿,终难偿所期。

何时睡君榻,同话梦境迷?

即今不识路,梦亦徒相思。

(0)

五禽言·其四

阿婆饼焦,阿婆饼焦!阿婆年少时,羹汤能手调。

今日阿婆昏且骄,汝辈不解事,阿婆手自操。

大妇来,口譊譊。小妇来,声嚣嚣。都道阿婆本领高。

豆萁然尽煎太急,炙手手热惊啼号。阿婆饼焦!

(0)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其二

本为南道主,翻拜小诸侯。

巧夺盟牛耳,横行看马头。

黑甜奴善睡,黄教佛能柔。

遂刬芒芒迹,难分禹画州。

(0)

续怀人诗·其四

不关魏晋兴亡事,自署羲皇上古人。

白竹兜笼黄木屐,科头可用护寒巾?

(0)

续怀人诗·其一

创获奇香四百年,散花从此遍诸天,支那奇字来何处?

絮问蔫烟说药烟。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