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霭初消见远村,几家篱落学仙源。
问伊底似园中客,租吏从来不到门。
烟霭初消见远村,几家篱落学仙源。
问伊底似园中客,租吏从来不到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郊外散步时所见到的宁静乡村景象。首句“烟霭初消见远村”,描绘了清晨薄雾初散,远处村落逐渐显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接着,“几家篱落学仙源”一句,通过“篱落”与“仙源”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问伊底似园中客,租吏从来不到门”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不受官府干扰的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这里的“园中客”象征着隐居生活中的闲适与自由,而“租吏”则代表了世俗的束缚与压力。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心灵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束缚与压力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