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赠匏溪和尚》
《一剪梅.赠匏溪和尚》全文
清 / 贲黄理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老僧禅号惯名溪。前有曹溪。后有匏溪。

试拈宗旨问匏溪。当属曹溪。当属匏溪。

一轮明月下前溪。也入匏溪。也入曹溪。

能忘万事对清溪。何必曹溪。何必匏溪。

(0)
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展开,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佛教禅宗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句“老僧禅号惯名溪”,点出一位年长的僧人,其禅号与名溪相映成趣,暗示其修行之地的名声与环境的和谐。接着,“前有曹溪。后有匏溪”两句,通过对比两个地名,引出了禅宗中的重要地点——曹溪(即南华寺),以及匏溪,暗示了诗中所探讨的禅理可能与这两个地方有关联。

“试拈宗旨问匏溪。当属曹溪。当属匏溪。”这一段通过提问的方式,探讨了禅宗宗旨的归属问题。匏溪和尚的回答似乎既属于曹溪,又属于匏溪,暗含着禅宗中“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精神,即禅理并非局限于特定的教义或地点,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需要通过个人的领悟来体会。

“一轮明月下前溪。也入匏溪。也入曹溪。”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溪流美景,无论是在匏溪还是曹溪,月光都能照亮溪水,象征着禅理的普遍性和普照性,无论在何处,都能找到禅的真谛。

最后,“能忘万事对清溪。何必曹溪。何必匏溪。”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即是对禅理的最佳实践。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地点或形式,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归宿。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禅宗思想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贲黄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松鹿图

养成头角几春秋,立脚尘寰自结俦。

老柏丰标觇素抱,灵芝气味意相投。

宋贤古洞曾陪读,虞帝深山记与游。

待到笙簧吹鼓候,也从萍野鸣呦呦。

(0)

剃头

搔首踟蹰散发时,刀光皎处鬓如丝。

吕仙妙术今犹在,留作工夫世上奇。

(0)

机器局

乾坤火器不敢逞,上有炎轮下炎井。

大块水机不敢作,西有弱水东汤谷。

气机潜藏一朝开,千山万山鬼神哭。

机械循环何时穷,生民万类皆荼毒。

时势所趋亦难止,竭力为之将胡底。

损伤元气民怨咨,台湾脧削痛肤理。

加赋征商罄国赀,机器局中贮祸水。

国家自强在无形,销金铄石通精诚。

西洋有道不在器,惠政善谋无不兴。

国强不闻恃险马,区区利器何足行。

外虽示勇中心怯,西人亦岂畏虚声。

(0)

观音图

十千世界十方身,水月莲花不点尘。

慧眼通天开觉路,婆心入海渡迷津。

头头是道谁闻见,滴滴归源證果因。

色即是空空是色,一枝杨柳万年春。

(0)

客持图索句图中日出潮上童子吹箫当潮而立画工以是箫世号品箫同音附会名为当朝一品指日高升图予即其寔景题之

东君渡出水迢迢,水上银山万里遥。

惊绝奇观图两大,沧海日兮浙江潮。

童子何知空依傍,苍茫独立最高标。

回澜不射肃王箭,鞭石不遇始皇桥。

当潮指日高升处,万籁无声自歌谣。

造化原来亦一物,清浊吹嘘入管箫。

有人解得呼吸意,一任凌波上碧霄。

五色阳精千顷浪,风云际会看龙跳。

(0)

东渡感事呈唐维卿方伯家时甫星使兼怀幕府诸公·其四

驿路萧萧识马周,鸢肩翻悔稻粱谋。

关河歧路英雄泪,暮夜中庭妾妇羞。

枕畔南柯原梦幻,袖中东海祇浮沤。

我来共索梅花笑,清博头衔不夜侯。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