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梧傍层楼,隐翳崖寺古。
森森露井寒,荫此六月暑。
秋风动地至,柯叶遽如许。
依依别故林,黄落半粘土。
凉蝉不复号,惊鹊时自语。
一夜绕空枝,愁绝两翅羽。
高梧傍层楼,隐翳崖寺古。
森森露井寒,荫此六月暑。
秋风动地至,柯叶遽如许。
依依别故林,黄落半粘土。
凉蝉不复号,惊鹊时自语。
一夜绕空枝,愁绝两翅羽。
这首诗描绘了妙觉寺中梧桐树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梧桐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和它所营造的独特氛围。
首句“高梧傍层楼,隐翳崖寺古”描绘了梧桐树生长在高处,与寺庙相依,古朴而幽静的环境。接着,“森森露井寒,荫此六月暑”进一步渲染了梧桐树的茂密与清凉,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能为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秋风动地至,柯叶遽如许”则转而描写秋天的到来,秋风起,树叶迅速凋零,展现了一种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依依别故林,黄落半粘土”表达了离别故乡的哀愁,黄叶飘落,半沾泥土,仿佛是告别与不舍的象征。
最后,“凉蝉不复号,惊鹊时自语。一夜绕空枝,愁绝两翅羽”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凉蝉不再鸣叫,惊起的喜鹊自言自语,一只鸟儿在空枝间徘徊,翅膀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忧愁。整首诗通过梧桐树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季节更替、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体验,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思的意境。
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
露华明菊上,萤影灭灯前。
清漏和砧叠,栖禽与叶连。
高人来此宿,为似在山颠。
子规啼欲死,君听固无愁。
阙下声名出,乡中意气游。
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
神圣题前字,千人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