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入潇波,极望处、楚天碧涨。
来领袖、五湖词赋,齐盟无恙。
萧帝宅荒葭菼外,昭君村在秭归上。
羡风骚、两地仗斯人,从天饷。珠玉走,龙蛇漾。
白雪和,幽兰唱。看江花狼籍,班香酝酿。
他日定为公子绣,此时敬撰先生杖。
谢君侯、未面已怜余,疏狂状。
湘入潇波,极望处、楚天碧涨。
来领袖、五湖词赋,齐盟无恙。
萧帝宅荒葭菼外,昭君村在秭归上。
羡风骚、两地仗斯人,从天饷。珠玉走,龙蛇漾。
白雪和,幽兰唱。看江花狼籍,班香酝酿。
他日定为公子绣,此时敬撰先生杖。
谢君侯、未面已怜余,疏狂状。
此诗以湘水与潇水交汇,引出对楚地的遐想,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极望处、楚天碧涨",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楚地的天空呈现出一片碧蓝,给人以开阔之感。接着,诗人提到湘水与五湖之间的词赋交流,以及与昭君村的历史联系,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萧帝宅荒葭菼外,昭君村在秭归上",通过描述萧帝的遗迹与昭君的故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羡风骚、两地仗斯人,从天饷",表达了对能连接两地文化的诗人的赞美,认为其如同天上之雨,滋养着两地的文化。
下半阙转而描写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交融:"珠玉走,龙蛇漾。白雪和,幽兰唱",珠玉般的文字在流动,如同龙蛇般蜿蜒;白雪与幽兰的和声,象征着高洁与雅致。"看江花狼籍,班香酝酿",江边的花朵散落,香气四溢,预示着美好的事物正在酝酿之中。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朱亦岩先生的敬意与欣赏:"他日定为公子绣,此时敬撰先生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佳作,同时在当下就以诗歌表达对先生的尊敬。"谢君侯、未面已怜余,疏狂状",即使未曾谋面,也因先生的才华与个性而深感钦佩。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与个人才情的颂扬,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把酒问花,茧栗梢头,春今几何。
笑身居近侍,阶翻万玉,面丐菩萨,髻拥千螺。
一一牙签,英英碧字,占定花间甲乙科。
归来也,傍紫薇吟处,揉作阳和。祗今花事无多。
看几许风烟付与他。
待围将翡翠,怕蜂粘粉,织成云锦,遣凤衔梭。
谁剪并刀,赠之燕玉,莫负双娥娇溜波。
花应道,尽花强人面,底用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