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久自得,窗户向深幽。
不复嫌村酒,何能有客愁。
夕阳烘远水,飞絮挟轻鸥。
杖屦归从晚,柴门月一钩。
林泉久自得,窗户向深幽。
不复嫌村酒,何能有客愁。
夕阳烘远水,飞絮挟轻鸥。
杖屦归从晚,柴门月一钩。
这首宋朝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七十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首句“林泉久自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他已经深深融入了山林的恬静之中。窗户面向深远而幽静之处,暗示着诗人生活的简朴与远离尘嚣。
“不复嫌村酒”进一步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不再嫌弃乡村自酿的粗茶淡饭,反映出他对质朴生活的满足。接着,“何能有客愁”表达了诗人对于访客稀少、无需应酬的自在,没有世俗的烦扰,心情轻松。
“夕阳烘远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傍晚景象,夕阳映照在远处的水面,增添了诗意的暖意。最后一句“飞絮挟轻鸥,杖屦归从晚,柴门月一钩”,则以动态的飞絮和轻盈的海鸥,以及傍晚时分独自归家,门前挂着一弯新月的画面,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居画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惬意与淡泊,传达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阿娘心悸夜不眠,起来顾女如雉悬。
肉寒气绝强求艾,引息微微吹碧烟。
夺鬼为人假天手,天亦怜渠能过厚。
怕教此义世无知,不使其人世无有。
夫妻未媾本何私,分在名存白日知。
何如死向白日下,千载分明心不欺。
今载聊因阿娘活,枯木暂回根已拨。
将心化石立郎茔,表是郎妻刻妾名。
阳月随阳雁,遥从塞上来。
北人江北望,不见陇头梅。
坐下杨朱泪,吟为庄舄哀。
聊传数行札,千里送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