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插黄花两佩萸,粉饘蓬饵釂觞初。
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
上客采香逢木密,佳人投钓得王馀。
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
散插黄花两佩萸,粉饘蓬饵釂觞初。
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
上客采香逢木密,佳人投钓得王馀。
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
这首宋词描绘了重阳节(九日)的宴集场景,诗人晏殊与友人徐通判一同欢聚。首句“散插黄花两佩萸”写出了人们佩戴茱萸以避邪求福的传统习俗,黄花象征着节日的氛围。接下来,“粉饘蓬饵釂觞初”描述了宴会上众人品尝美食,举杯畅饮的热闹情景。
“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两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动人画面,展现了宴会中优美的艺术表演,歌声如云般缭绕,舞者衣袂飘飘,仿佛雪花满身,气氛热烈而优雅。
“上客采香逢木密,佳人投钓得王馀”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活动,上客在香气四溢的林间采摘香料,佳人则在钓鱼中意外收获,增添了趣味和惊喜。
最后,“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提醒大家,虽然离重阳节结束还有几天,但这样的美好时光不应轻易错过,应珍惜与宾朋共度的美好宴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重阳节的宴集风俗,展现了欢乐、和谐的节日气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涉舟罗旁口,如过五盘溪。
履险方在兹,白昼闻猿啼。
去去还登陆,改辙凌丹梯。
垠堮入扳陟,烟霭仍凄迷。
历览随适意,得句凭轼题。
薄采山中薇,足以充提携。
道入西宁县,眼中皆蒸藜。
官仪初睹汉,夷俗遂宗齐。
四民各就业,郊垒无鼓鼙。
词客时即次,羁旅成幽栖。
高筑邺城台,遥望西陵木。
霸业已成尘,欢娱犹未足。
穗帐罥秋霜,美人闭金屋。
舞筵映月偏,歌梁倚风续。
翠华杳不来,仙容枉如玉。
岂不惜罗襦,半接垂珠哭。
妾身本是轻,无乃君恩促。
逝水何时回,惆怅漳河曲。
解缆沧州日,风尘犹帝乡。
荡漾河中鸟,惊舟忽飞翔。
鹊噪高柳巅,绕树低复昂。
有客日边来,疾呼招余航。
九天饶雨露,擢宪肃风霜。
犬马沐恩私,喜惧集中肠。
行年始强仕,鬓发忽既苍。
薄劣惭昔贤,勋业殊渺茫。
砺此金石贞,挹彼芝兰芳。
涓流赴东海,积篑培大行。
无裨高与深,冀以道自臧。
愿言志无违,行矣濯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