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人迎拜洛人留,虎豹旌旗拥碧油。
刁斗严更军耳目,戈鋋长控国咽喉。
柳营出号风生纛,莲幕题诗月上楼。
应念散郎千里外,去年今夜醉兰舟。
汴人迎拜洛人留,虎豹旌旗拥碧油。
刁斗严更军耳目,戈鋋长控国咽喉。
柳营出号风生纛,莲幕题诗月上楼。
应念散郎千里外,去年今夜醉兰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军营中的中秋节夜晚的景象。开篇“汴人迎拜洛人留,虎豹旌旗拥碧油”两句,通过对汴州人迎接洛阳来客和战旗在碧油幕中飘扬的描写,展现了军营中的热闹与严肃气氛。"刁斗严更军耳目,戈鋋长控国咽喉"则从声音和武器的角度,强调了军队的警觉和防备之严。
接着,“柳营出号风生纛,莲幕题诗月上楼”两句,以柳树为背景,描绘了军营中士兵吹奏号角、在荷花幕中吟诗赏月的画面,透露出一丝温馨和文学气息。
最后,“应念散郎千里外,去年今夜醉兰舟”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自己独自在兰舟中度过中秋之夜的孤寂感受。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既展示了军营生活的严肃与紧张,也流露出了个人情感世界中的温柔与怀旧。
抖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挥策度绝壑,撑空见楼台。
丹崖几千仞,中有佛寺开。
老僧如远公,应门走蒿莱。
下马问所适,褰衣指崔嵬。
飞阑倚石磴,旷荡无纤埃。
坐久意颇惬,爽气生樽罍。
仙棺是何人,蜕骨藏莓苔。
举酒一酌之,慨然兴我怀。
丹砂固未就,白鹤何时来。
不如生前乐,长啸且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