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短发又经春,万事峥嵘属后人。
惟有中书不终老,漫凭哦句写天真。
萧萧短发又经春,万事峥嵘属后人。
惟有中书不终老,漫凭哦句写天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后人的期许。首句“萧萧短发又经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年华渐逝的形象,头发稀疏,春天又至,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接着,“万事峥嵘属后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认为诸多复杂的事物和挑战都应当由后来者承担和解决。
“惟有中书不终老”一句则可能暗含了对某种职位或身份的特殊情感,或许是指官职、学识地位或是某种精神追求,强调了即使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仍有未竟之事或未完成的目标。最后,“漫凭哦句写天真”则流露出诗人通过创作来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愿望,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与无奈,但诗歌成为了他抒发情感、保持纯真本性的途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明末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执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西郊有客枕溪居,特为孤芳小结庐。
窗外横枝疏带竹,花边流水暗通渠。
伊方傲矣百花上,我亦翛然三径馀。
此外不关茅屋事,为谁烟雨自妆梳。
过重阳、晚香犹耐,江城风露初峭。
梅花已索巡檐笑,春入数枝红小。寒恁早。
正帘卷苍云,和气生芝草。金虬篆袅。
喜人乐丰年,波澄瀚海,星斗焕牙纛。
家山近,游宴十洲三岛。石桥诗思频绕。
朱颜白发神仙样,谁信玉关人老。春渐好。
望阊阖天低,咫尺瞻黄道。祥云缥缈。
看柳色沙堤,莺声禁辇,鸣佩凤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