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牛车急,纷纷鲋瓮频。
井咸知苦水,风恶骇奔尘。
土炕炊烟旧,坭头送酒新。
总怜边俗恶,牢落异乡人。
衮衮牛车急,纷纷鲋瓮频。
井咸知苦水,风恶骇奔尘。
土炕炊烟旧,坭头送酒新。
总怜边俗恶,牢落异乡人。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感俗》描绘了一幅边地风俗的画面。首句“衮衮牛车急”形象地展现了牛车在艰难地形中匆忙赶路的情景,暗示了边地交通的艰辛。接着,“纷纷鲋瓮频”写出了人们频繁使用小口容器汲水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因为水源匮乏。
“井咸知苦水”进一步揭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即使是井水也带着苦涩。而“风恶骇奔尘”则通过恶劣的风势,渲染出环境的恶劣和行人的疲惫。“土炕炊烟旧”描绘了简陋的居住条件,炊烟袅袅,生活朴素。“坭头送酒新”则体现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即使条件简陋,也能以新酿的酒款待客人。
最后两句“总怜边俗恶,牢落异乡人”表达了诗人对边地风俗的同情,以及对身处异乡者的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边地生活的细致描绘,传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流离失所者的怜悯。
不争荣耀任沈沦,日与时疏共道亲。
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
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
渐老溅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
张侯温如邹子律,能令阴谷黍生春。
有齐先君之季女,十年择对无可人。
箕帚扫公堂上尘,家风孝友故相亲。
庙中时荐南涧蘋,儿女衣裤得补纫。
两家俱为白头计,察公与人意甚真。
吏能束缚老奸手,要使鳏寡无颦呻。
但回此光还照己,平生倦学皆日新。
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踵生光辉。
团蒲日静鸟吟时,炉薰一炷试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