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意》
《闲意》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不争荣耀任沈沦,日与时疏共道亲。

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

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

渐老溅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

(0)
注释
不争荣耀:不追求显赫的地位和荣誉。
沈沦:沉浮,比喻人生的起落。
日与时疏:时间流逝,关系日渐疏远。
共道亲:共同遵循的真理或信仰。
北省朋僚:指在北方的同僚或朋友。
音信断:没有消息。
东林长老:东林寺的高僧。
往还频:频繁来往。
病停夜食:因病停止夜晚的进食。
闲如社:像参加社庙活动一样闲适,社庙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朝裘:早晨穿的皮衣。
暖似春:温暖得如同春天般。
渐老溅谙:随着年岁增长,更了解。
闲气味:悠闲的生活氛围。
终身不拟:一生都不打算。
作忙人:成为忙碌的人。
翻译
不追求名利,任由自己沉浮,时光流逝,唯有真理与我为伴。
北方的朋友同僚音讯全无,而东林寺的长老却时常来往。
因病停止了夜间的饮食,闲适得如同在社庙中静思,早晨裹着皮裘,温暖如春。
渐渐老去,更加熟悉这种悠闲的生活气息,一生都不打算成为忙碌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闲意》。全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不慕虚荣、愿意过平静生活的心态。

首句“不争荣耀任沈沦”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只想随波逐流地生活。紧接着,“日与时疏共道亲”则说明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愿意与每一分每一秒做朋友。

“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这一句,则描绘出诗人虽然身处远离故乡和朋友的地方,但依旧保持着与他们之间的情谊交流。这里的“北省”指的是诗人的故乡在北,而“东林长老”则是对朋友的一种尊称。

接下来的“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两句,展示了诗人生病时的宁静生活。即使是在夜晚进食,也显得格外从容不迫;而在早晨蜷缩在温暖的被窝中,就像是在春天一般舒适。

最后,“渐老溅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态度的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越发珍视那些平淡而宁静的事物,不愿再去追逐世俗中的繁忙与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写,以及对时间和情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超脱功名,对于生活有着独特见解的态度。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谒璨老病未能起留二偈示之·其一

赵州不出三门,净名坚卧一榻。

我来堂下便回,此间有问有答。

(0)

次韵延年弟相庆·其二

经年侍清宴,饱食愧侏儒。

脱迹鸳鸿路,忘怀草木区。

朝檐看斗雀,晚槛引饥乌。

已觉蓬蒿适,谁能九万图。

(0)

三月二十日游东山参议不至有诗次韵

羁怀厌朝市,逸兴薄江山。

放杖嚣埃外,传觞紫翠间。

碧云犹未合,飞鸟已知还。

不见高车过,重城欲上关。

(0)

茂实被檄权永新以诗寄之

涧松那可比山苗,谩说凌寒有后彫。

更向鸡虫论得失,何如鹏鴳各逍遥。

三钟幸自堪攘臂,五斗谁能更折腰。

正使争先任劳苦,虞人宁不愧弓招。

(0)

自浦城放船下建安寄庞几先·其一

扁舟西下趁残阳,目断云边归雁行。

短棹莫辞风浪恶,人间平地有羊肠。

(0)

和子静三绝.亭竹二首·其二

霜雪岂能摧劲节,埃尘无复入虚怀。

故应淡薄无人管,不是子猷谁复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