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舁石行》
《舁石行》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古风

沙河塘路飞晴泥,夹道睨立如凫鹥。

千夫舁石自何所,相以柝节当鼓鼙。

一夫流喝相和答,声与步应如采齐。

观者局蹐汗通下,彼独閒暇轻如携。

此石非是装玉砌,此石非是筑金堤。

不为文陛仪禁卫,定作润础承榱题。

俨然一柱方峙立,何者偃植为拱枅。

呜呼自昔良工心独苦,大材小用俱难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运送巨石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超的技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一壮丽的劳动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先,诗中运用了“沙河塘路飞晴泥”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运送巨石的道路环境,晴天的泥泞路面上,尘土飞扬,营造出一种艰苦的劳动氛围。接着,“夹道睨立如凫鹥”一句,以水鸟比喻旁观的群众,既表现了围观者的众多,也暗示了人们对劳动者的尊敬与关注。

“千夫舁石自何所,相以柝节当鼓鼙”描绘了众人合力搬运巨石的壮观场面,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而“一夫流喝相和答,声与步应如采齐”则进一步渲染了劳动现场的和谐与秩序,仿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在行进。

“观者局蹐汗通下,彼独閒暇轻如携”对比了劳动者的轻松与旁观者的紧张,突出了劳动者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自信。接下来,“此石非是装玉砌,此石非是筑金堤”两句,强调了巨石的珍贵与用途,它们并非用于装饰或防御,而是承载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不为文陛仪禁卫,定作润础承榱题”进一步解释了巨石的作用,它们可能不是为了装饰宫殿或作为防御设施,而是作为基础支撑,确保建筑的稳固。最后,“俨然一柱方峙立,何者偃植为拱枅”描述了巨石最终的位置与作用,它们如同支柱般稳稳站立,支撑起整个建筑的结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也表达了对他们的崇高敬意。诗中的每句话都充满了深意,让人感受到劳动之美与人类创造的伟大。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忆秦娥·胭脂点

胭脂点。
海棠落尽青春晚。
青春晚。
少年游乐,而今慵懒。
春光不可无人管。
花边酌酒随深浅。
随深浅。
牡丹红透,荼香远。

(0)

江城子 癸酉春社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
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
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
踏青时,懒追随。
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
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0)

小重山·日脚才添一线长

日脚才添一线长。
葭灰吹玉管,转新阳。
老来添得鬓边霜。
年华换,归思满沧浪。
唤客对凝香。
公庭凫骛散,缓行觞。
何须红袖立成行。
清淡好,胜似听丝簧。

(0)

夜行船·淡饭粗衣随分过

淡饭粗衣随分过。
新成就、庵寮一个。
静处藏身,十分自在,只恁么、有何不可。
过眼空花都看破。
红尘外、独行独坐。
也没筹量,也没系绊,更觅甚、三乘四果。

(0)

浪淘沙令·秋色满东篱

秋色满东篱。
露滴风吹。
凭谁折取泛芳卮。
长是年年重九日,苦恨开迟。
因记得当时。
共捻纤枝。
而今寂寞凤孤飞。
不似旧来心绪好,惟有花知。

(0)

菩萨蛮·冰肌玉衬香绡薄

冰肌玉衬香绡薄。
无言独倚阑干角。
相见又还休。
可堪归去愁。
碧波溪上路。
几阵黄昏雨。
归去断人肠。
纱厨枕簟凉。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