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蓟门客,秋风见长年。
思家明月夜,驱马白云天。
来雁授衣后,黄花落帽前。
何人过携酒,共醉黎阳川。
十载蓟门客,秋风见长年。
思家明月夜,驱马白云天。
来雁授衣后,黄花落帽前。
何人过携酒,共醉黎阳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孟得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孟得之在秋天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十载蓟门客”,点明了诗人作为客居他乡之人,已在蓟门之地度过十年光阴。接下来“秋风见长年”一句,以秋风起,岁月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感。
“思家明月夜,驱马白云天”两句,通过对比明月之夜的思乡之情与驱马行于云天之上的自由洒脱,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
“来雁授衣后,黄花落帽前”则运用了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象,来象征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更迭。大雁南飞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而黄花凋零、落帽则是秋天到来的标志,这些细节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
最后,“何人过携酒,共醉黎阳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渴望。在分别之际,诗人想象着有人能够带来美酒,与自己一同在黎阳川边畅饮,以此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故乡以及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
吾有车兮山之阿,吾有舟兮江之沚。
任重兮致远,欲行兮谁止。
车欲行兮山路槎牙,舟欲行兮底著平沙。
吾不能移王屋之山兮,通褒斜之阪。
此舟车兮,孰推孰挽。
将狶膏棘轴而强挽兮,畏颡泚兮力疲。
将编蒲结草而强挽兮,惮褰裳而汩其泥。
欲行石兮乘流,吾当求之梓人之与阳侯。
咸阳一火烧天红,重瞳将军帝业空。
欲据彭城作盟主,汉王随手定关中。
垓下楚歌闻太晚,帐前惊起途已穷。
当时楚士尽汉归,只有虞兮心不离。
悲歌泣下计何短,项王去后知属谁。
世传姬死横中道,怨魄悲魂化青草。
年年摇曳舞春风,枝似柳条花似蓼。
罗衣犹自作吴妆,也似美人颜色好。
有人传曲入丝桐,宛转吴音泣帐中。
试将此曲花前奏,花能起舞腰肢弓。
但疑此事史无书,项王溃去姬何如。
只应歌罢王自走,不为虞兮一回首。
死耶禽耶两不知,流传想像寄花枝。
人生变化那可料,蜀王曾化为子规。
楚王剽悍骨肉叛,项伯私汉无亲臣。
范增怒去黥布反,生死相随一妇人。
吕雉前曾入楚军,项羽还之亦有恩。
虞死不怜王土葬,帝王岂为儿女仁。
道人能识此花名,老人为造花枝曲。
我歌此曲花当舞,更使今人泪相续。
《虞美人草》【宋·舒岳祥】咸阳一火烧天红,重瞳将军帝业空。欲据彭城作盟主,汉王随手定关中。垓下楚歌闻太晚,帐前惊起途已穷。当时楚士尽汉归,只有虞兮心不离。悲歌泣下计何短,项王去后知属谁。世传姬死横中道,怨魄悲魂化青草。年年摇曳舞春风,枝似柳条花似蓼。罗衣犹自作吴妆,也似美人颜色好。有人传曲入丝桐,宛转吴音泣帐中。试将此曲花前奏,花能起舞腰肢弓。但疑此事史无书,项王溃去姬何如。只应歌罢王自走,不为虞兮一回首。死耶禽耶两不知,流传想像寄花枝。人生变化那可料,蜀王曾化为子规。楚王剽悍骨肉叛,项伯私汉无亲臣。范增怒去黥布反,生死相随一妇人。吕雉前曾入楚军,项羽还之亦有恩。虞死不怜王土葬,帝王岂为儿女仁。道人能识此花名,老人为造花枝曲。我歌此曲花当舞,更使今人泪相续。
https://shici.929r.com/shici/EDwEE8k.html
昨日立春节,今晨春鸟鸣。
前峰宿苍霭,风声和且平。
南翁病来久,起绕花枝行。
花枝向人笑,婉娈感幽情。
摩挲勖小男,何时看汝成。
童稚引我前,老至不觉惊。
艰难亦已极,须汝见休明。
望望替官役,不顾日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