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
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
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在。
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
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
惜悲生意尽,空馀古木吟。
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
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
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在。
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
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
惜悲生意尽,空馀古木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与自嘲的情境。开篇"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通过槐树的衰老来反映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即便是大自然中的植物,也难逃时光的侵蚀,只剩下最后一丝生机。
"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这两句则从另一角度刻画了槐树的凄凉状态。即使叶子稀少,也不能完全遮挡阳光;而树枝的稀疏,更是任由鸟儿穿梭自如,无需躲避。这不仅描绘出槐树的衰老,还暗示了一种无依无靠的情感。
"帷幔谅无取,栋梁非所在",这里的帷幔和栋梁代表了宏伟建筑中的细节,但诗人并不在意这些华丽的装饰,因为它们与自己毫不相干。这种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的淡泊。
接着是"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诗人因自己的处境而感到羞愧和自卑。在宏伟壮丽的建筑旁,这棵半死不活的槐树显得格外渺小。这里的"龙楼"和"凤池"象征着权贵与荣华,但诗人却只能在它们的阴影下感受自己的渺小。
"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即便是无法逃避自然界的恩赐,如雨水,也还能够得到一些滋润。这里的"款衣簪"可能指的是树叶在雨后滋润的样子,反映出一种微小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惜悲生意尽,空馀古木吟",表达了诗人对于槐树乃至自己的命运感到哀伤。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而这棵古老的槐树,却只能在风中发出空洞的声音,如同无人倾听的悲歌。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中一棵半死不活的槐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现出一个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边陲万里注恩波,宇宙群芳洽凯歌。
右地名王争解辫,远方戎垒尽投戈。
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
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
如何每离别,心事复迍邅。
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
愁霖不可向,长路或难前。
吴会独行客,山阴秋夜船。
谢家徵故事,禹穴访遗编。
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
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