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程大匡仪部入山却赠》
《程大匡仪部入山却赠》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异代名贤去住间,偶携书笈扣柴关。

永和风味难为客,彭泽田园岂易閒。

息影且依春树暖,登高莫厌石头顽。

凭君举目看尘世,更有何缘好似山。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名为《程大匡仪部入山却赠》。诗中描绘了与古代贤士相遇的情景,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的反思。

首联“异代名贤去住间,偶携书笈扣柴关”,开篇即以“异代名贤”点出主题,暗示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会,随后以“偶携书笈扣柴关”描绘了偶然拜访隐居者的场景,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永和风味难为客,彭泽田园岂易閒”,通过引用东晋时期文人聚会的典故“永和风流”,以及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难以寻觅类似精神生活状态的感慨。

颈联“息影且依春树暖,登高莫厌石头顽”,进一步阐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前句“息影且依春树暖”意味着在温暖的春日里,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后句“登高莫厌石头顽”则是在高处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尾联“凭君举目看尘世,更有何缘好似山”,最后以反问的形式,鼓励读者从更高的视角审视尘世,思考人生的意义。这里“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诗人希望人们能像山一样,坚定而独立,超越世俗的束缚,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和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语言清新自然,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

入院数日来,人事闹鬨鬨。

两脚走如烟,眼不见鼻孔。

(0)

济颠书记赞

毁不得,赞不得,天台出得个般僧,一似青天轰霹雳。

走京城,无处觅。业识忙忙,风流则剧。

末后筋斗背翻,煅出水连天碧。

稽首济颠,不识不识。

狭路相逢捻鼻头,也是普州人送贼。

(0)

偈颂四十一首·其三十七

圆同太虚,无欠无馀。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0)

天竺山居

对雨吟方稳,西风忽晚晴。

野花沿涧白,秋意入帘清。

浅水藏鱼影,重林隔磬声。

是非尘外事,谁可继高名。

(0)

和路字

青山何人家,芳草满樵路。

猿鹤未归来,残月照烟树。

(0)

句·其三十二

秋近草虫乱,夜遥霜月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