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简当年疏,真无愧古人。
举朝回气色,中贵失精神。
日月流言事,风霜敢谏身。
向来馀万死,此去有孤臣。
别地荆榛满,之官橘柚新。
涛驱千嶂雪,花散万家春。
任侠非凌守,虚怀欲近民。
临岐绕朝策,为尔重沾巾。
白简当年疏,真无愧古人。
举朝回气色,中贵失精神。
日月流言事,风霜敢谏身。
向来馀万死,此去有孤臣。
别地荆榛满,之官橘柚新。
涛驱千嶂雪,花散万家春。
任侠非凌守,虚怀欲近民。
临岐绕朝策,为尔重沾巾。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为友人黄资礼被贬谪至漳州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黄资礼高尚品格的赞扬和对其遭际的深深同情。
首联“白简当年疏,真无愧古人”称赞黄资礼的清廉正直,即使在艰难时期也坚守原则,不愧为古代贤人的典范。颔联“举朝回气色,中贵失精神”描绘了黄资礼的直言敢谏给朝廷带来的影响,连权贵也为之失色。
颈联“日月流言事,风霜敢谏身”进一步强调黄资礼面对流言蜚语和严酷环境仍坚持进谏的勇气。诗人感慨他虽历尽艰险,但始终以国家为重,视死如归。尾联“别地荆榛满,之官橘柚新”以景寓情,预祝他在偏远之地也能开创新的政绩,如同橘柚初生,寓意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涛驱千嶂雪,花散万家春”运用比喻,祝愿黄资礼能像江涛驱散冰雪,春风拂开花朵般,给当地带来革新与希望。诗人以“临岐绕朝策,为尔重沾巾”表达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忧虑,泪水沾巾,充满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送别诗的典型风貌。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釐。
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知去病。
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
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
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