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馀辄用元韵以示家弟谨布师席》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馀辄用元韵以示家弟谨布师席》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古风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釐。

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知去病。

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

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

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他以赞赏的口吻评价了家弟所撰写的关于班固历史的长篇诗歌。诗中提到的"隽永杂俎"和"三冬足文史"表达了对弟弟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文学功底的肯定。诗人称赞弟弟的文章论点鲜明,令人惊叹,甚至认为其才华不在古代名士如张巡、李翰之下。他还提到弟弟的作品虽未被传统的韵律网所完全涵盖,但已足以让景宗(可能指某位有识之士)和汉代名将霍去病相提并论。

诗人感叹自己过去过于专注于传统学问,现在则意识到弟弟的才华更为广泛,不必拘泥于繁琐的规则,他的作品如同春天般绚丽,能触动人心。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也将改变学习态度,不再过分追求繁琐的学问,而对弟弟的成就表示敬佩。整首诗充满了对弟弟才情的赞美和对自己学习方法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题吴山带墨竹送吴晋涛归宜兴二首·其二

别意何如纸上禽,一飞一宿本同林。

凭君折取伶伦管,吹作阳和睍睆音。

(0)

赠云在青

忙中常自领闲机,须鬓年来白渐希。

过客不时停玉勒,高窗长日抚金徽。

清池映竹留青霭,怪石当门挂薜衣。

秋好正宜将寿酒,即看庭下凤雏飞。

(0)

海珠寺谒李忠简公祠追次先府君韵二首·其二

百年能立即千春,不朽天南代有人。

痛哭书生曾伏阙,出师丞相亦纶巾。

遗篇在卷难为和,往事伤心莫可陈。

文献比来凋落尽,馀光今幸借西邻。

(0)

题忆雪楼江山无尽图送紫诠王使君之官川南次留别原韵·其二

移家暂寓虎踞石,门巷复见乌衣王。

雏凤长鸣协钟吕,宏音亮节皆琅琅。

东西各驾青雀舫,山水收以古锦囊。

巫山之高不可极,长江之水难为量。

悬帆今月已春暮,计程到日应秋阳。

送君不妨屡水宿,几人同卧舟中床。

问年我已逾耳顺,将髭君亦添新霜。

九州宇宙本窄狭,后期未可云渺茫。

将寻幽约指吴越,更揽宿莽过沅湘。

待君旌节自蜀出,玺书惠下云天长。

新篇不厌读数回,老脚尚可同趋跄。

且题此卷作后验,恍如身复当楼窗。

迷濛远近翠欲滴,不辨扬越并燕梁。

高歌激昂以赠我,平生意兴因飞翔。

安得如鸟有羽翼,从君唱和逾三泷。

(0)

家山农母杨孺人贞烈纪事

儿虽在,夫受累,此身不惜为夫代。

夫既离,儿有依,此身不死将奚归。

璜溪一曲清无滓,白日在天身在水。

浩然正气面如生,怀二之人心尽死。

噫吁嘻,地坼天崩此一时,世间曾得几须眉。

(0)

春日同吴又札梁耋符郭公鹫游东郊倪公堤观徐邑侯新修石桥松路

杏花风里酒旗翻,郭外新堤带远村。

双塔云生偏荫路,九桥潮长各争门。

童年捧杖还谁在,老大归心未易言。

待得小松高百尺,与君春雨更携尊。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