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上星三点,万顷波心月一钩。
醉有百篇来笔下,愁无半点到眉头。
九重天上星三点,万顷波心月一钩。
醉有百篇来笔下,愁无半点到眉头。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白玉蟾的作品,名为《新正(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激愤,以及对文字创作的热爱和愁绪。
"九重天上星三点,万顷波心月一钩。" 这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九重天可能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宫殿,也象征着权力与尊贵的高度。星辰三点,则是夜空中闪烁的几颗明亮之星,构成一种神秘而又动人的景观。而"万顷波心月一钩"则形容广阔水面上挂着的一弯新月,如同一把勾子一般,这不仅描绘了宁静的夜晚,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波澜。
"醉有百篇来笔下,愁无半点到眉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执着。在酒酣畅饮之际,他能写出许多文章和诗句,但当他陷入忧愁时,却发现这些忧愁无法通过文字完全表达出来,始终萦绕在心头。这里的"百篇"和"半点"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诗人文学才华的丰富,也反映出情感深度的难以言传。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天象与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面对生活时的情感波折。
大鹏徙南溟,扶摇九万里。
斥鴳抢榆枋,控地而已矣。
大小量固殊,谁能区别此。
黄生产建安,夙慕前贤轨。
汪波以名图,朝夕劳仰止。
伊昔汉运微,贤豪皆披靡。
登龙失李公,祭皋悲范子。
屈蠖且泥蟠,独羡汝南美。
黄生青云姿,胸中无棘枳。
卜筑芝城隈,深林避泥滓。
汗漫游其中,可以格吝鄙。
瑶琴蓄一张,诗篇规四始。
自甘介浊酒,何用问臧否。
泰山等秋毫,天地犹一指。
汪洋千顷波,后先同一揆。
嗟余偃蹇人,结交淡如水。
虽然日往还,安能窥底里。
取醉有青尊,逆旅忘蓬累。
叔度本畸人,公衡亦快士。
愿子重勉旃,鲲自北溟起。
《题黄惟雅汪波千顷图》【明·佘翔】大鹏徙南溟,扶摇九万里。斥鴳抢榆枋,控地而已矣。大小量固殊,谁能区别此。黄生产建安,夙慕前贤轨。汪波以名图,朝夕劳仰止。伊昔汉运微,贤豪皆披靡。登龙失李公,祭皋悲范子。屈蠖且泥蟠,独羡汝南美。黄生青云姿,胸中无棘枳。卜筑芝城隈,深林避泥滓。汗漫游其中,可以格吝鄙。瑶琴蓄一张,诗篇规四始。自甘介浊酒,何用问臧否。泰山等秋毫,天地犹一指。汪洋千顷波,后先同一揆。嗟余偃蹇人,结交淡如水。虽然日往还,安能窥底里。取醉有青尊,逆旅忘蓬累。叔度本畸人,公衡亦快士。愿子重勉旃,鲲自北溟起。
https://shici.929r.com/shici/9phvsWbz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