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正·其二》
《新正·其二》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九重天上星三点,万顷波心月一钩。

醉有百篇来笔下,愁无半点到眉头。

(0)
注释
九重天:形容天高或皇宫的层次多,这里指天空。
星三点:形容星星稀疏,可能是月光下的几点星光。
万顷波心:形容湖面广阔,波光粼粼,中心处像有月亮。
月一钩:指新月如弯钩,形状细长。
醉有百篇:形容酒醉后还能写出很多文章。
愁无半点:表示没有丝毫忧愁。
眉头:指眉头紧锁,象征愁绪。
翻译
九重天上的星星只有三点,万顷湖面映照着弯月如钩。
即使喝得再醉,也能写下百篇文章,但一丝忧愁却无法爬上我的眉头。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白玉蟾的作品,名为《新正(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激愤,以及对文字创作的热爱和愁绪。

"九重天上星三点,万顷波心月一钩。" 这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九重天可能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宫殿,也象征着权力与尊贵的高度。星辰三点,则是夜空中闪烁的几颗明亮之星,构成一种神秘而又动人的景观。而"万顷波心月一钩"则形容广阔水面上挂着的一弯新月,如同一把勾子一般,这不仅描绘了宁静的夜晚,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波澜。

"醉有百篇来笔下,愁无半点到眉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执着。在酒酣畅饮之际,他能写出许多文章和诗句,但当他陷入忧愁时,却发现这些忧愁无法通过文字完全表达出来,始终萦绕在心头。这里的"百篇"和"半点"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诗人文学才华的丰富,也反映出情感深度的难以言传。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天象与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面对生活时的情感波折。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宛丘宿方子嗣宗馆中

久客辞梁苑,长途入宛丘。

故人一握手,千里散离愁。

秉烛寒砧夜,开尊片月秋。

翻思桃叶渡,系马醉青楼。

(0)

题黄惟雅汪波千顷图

大鹏徙南溟,扶摇九万里。

斥鴳抢榆枋,控地而已矣。

大小量固殊,谁能区别此。

黄生产建安,夙慕前贤轨。

汪波以名图,朝夕劳仰止。

伊昔汉运微,贤豪皆披靡。

登龙失李公,祭皋悲范子。

屈蠖且泥蟠,独羡汝南美。

黄生青云姿,胸中无棘枳。

卜筑芝城隈,深林避泥滓。

汗漫游其中,可以格吝鄙。

瑶琴蓄一张,诗篇规四始。

自甘介浊酒,何用问臧否。

泰山等秋毫,天地犹一指。

汪洋千顷波,后先同一揆。

嗟余偃蹇人,结交淡如水。

虽然日往还,安能窥底里。

取醉有青尊,逆旅忘蓬累。

叔度本畸人,公衡亦快士。

愿子重勉旃,鲲自北溟起。

(0)

题林德夫乐丘·其四拟谢公墩

古木参天迥,青山载酒多。

谢公墩可拟,词客盛年何。

(0)

题林德夫乐丘·其一梅坡真隐

梅花清似雪,缥缈白云间。

不有神仙住,谁传姑射山。

(0)

古意

窈窕卢家妇,当窗理针线。

含情步花间,羞见双飞燕。

(0)

听鸟

禅房钟乍歇,古术鸟初啼。

催醒还家梦,依然在虎溪。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