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
蘋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门无车马多嫌僻,家有图书不似贫。
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
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
蘋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门无车马多嫌僻,家有图书不似贫。
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所作,名为《寄李伯辉》。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石楼峰下寄吟身”一句,以石楼峰为背景,诗人将自己寄托在自然之中,用吟咏来表达内心的情怀。这里的“吟身”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和精神的自在。
“静掩桑枢琢楚珍”表明诗人选择了一种清净、隐逸的生活,远离尘嚣,以桑枢(古代门扉的一部分)比喻自己的闭关自守,对内心的修养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
“蘋草青莎招隐士”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蘋草”、“青莎”,都是野趣盎然的意象,通过它们来“招隐士”,表现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暮云春树忆诗人”则是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对诗歌艺术和前贤的怀念。这里的“暮云”、“春树”都是时间流转的象征,而“忆诗人”则表明诗人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与怀恋。
“门无车马多嫌僻”一句,通过描述家门不通车马来强调自己生活的清寂和偏僻。这里的“嫌僖”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排斥,以及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
“家有图书不似贫”则表明尽管生活简单,但由于家中藏书丰富,故而并不感到贫乏。这里的“图书”,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精神世界的宝库。
最后,“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则是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希望能与之共度美好时光。这里的“大鹏”,取自《庄子》中大鹏展翅九千里的意象,用来形容长时间的等待;而“尊酒得相亲”则是诗人对于重逢友人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共享一杯美酒,以增进彼此情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