攕攕儿女手,申旦轧机杼。
织成遍地锦,翠凤湿花露。
三年卷箧中,背立泣不遇。
持归付刀尺,昼线金针度。
攕攕儿女手,申旦轧机杼。
织成遍地锦,翠凤湿花露。
三年卷箧中,背立泣不遇。
持归付刀尺,昼线金针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辛勤劳作的情景。"攕攕儿女手",形象地写出她一边忙碌于纺织,一边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体现出母爱的坚韧与辛劳。"申旦轧机杼",夜晚也不停歇,展现出她的勤奋和对家庭生活的执着。
"织成遍地锦,翠凤湿花露",通过比喻,形容她织出的布匹如锦绣般精美,仿佛上面还沾染着清晨的露水,暗示了她的技艺高超和作品的精致。然而,"三年卷箧中",这三年的辛勤劳动成果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或机会,只能默默收藏在箱子里。
"背立泣不遇",表达了她内心的苦涩和失望,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只能独自哭泣。最后两句"持归付刀尺,昼线金针度",写她决定将这些未完成的布匹交给裁缝,白天继续以金针度日,坚持下去,显示出她的坚韧和对家庭责任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妇女的艰辛生活和她们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梅蕊如红稻,中藏无尽香。
何时来鼻境,更待几番霜。
理侯人之父,亦复兼母慈。
束吏如顽奴,煦民犹婴儿。
闯门无杂宾,铃下生蛛丝。
内闻读书声,日晏忘晨炊。
上马出署事,坐看棠阴移。
人静报休衙,闭阁方退思。
廷中相戒言,慎勿干以私。
但祝公百岁,长为良吏师。
公言抚字劳,良吏安可为。
方当上印绶,自与赤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