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
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
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这首诗描写的是织布机器的轧轧声响彻天明,织成繁复精细的纹理。然而,这些精美的绢罗却被人忽视,人们挑剔不已,认为纱线太重或绢质太轻。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手工艺品价值被忽略以及工匠辛勤劳动未获认可的感慨。
诗中的“机声咿轧到天明”生动地描摹了织布时机器的声音,展现了一日之始便开始的繁忙劳作。"万缕千丝织得成"则形象地表达了织物精细复杂的纹理,以及工匠们不懈的努力。
“售与绮罗人不顾”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现出人们对于这些手工艺品的冷漠态度。最后两句“看纱嫌重绢嫌轻”,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浮华标准的批判,人们总是挑剔瑕疵,而忽略了背后的辛勤付出。
整首诗通过对织布过程和成果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一种对于传统技艺价值被忽视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