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往归州·其三》
《送人往归州·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往日湘累返,乡人慰梦思。

悲凉高弟辩,婉顺女兄辞。

既放何曾怨,将亡惜未知。

汨罗谁复赠,君去更投诗。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人往归州(其三)》。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归途的关切与祝福。

首联“往日湘累返,乡人慰梦思”,以“湘累”借指友人,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与乡亲们的慰藉之情。湘累,原指屈原,这里泛指远行之人,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劳顿的同情与理解。

颔联“悲凉高弟辩,婉顺女兄辞”,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友人与家人的分别场景。高弟辩,可能是指友人性格刚直或辩论能力强;女兄辞,则可能是指友人的姐妹或妹妹的温柔辞别。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友人性格的不同侧面以及家人对其的不同情感表达。

颈联“既放何曾怨,将亡惜未知”,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既放,即释放、自由之意,这里指友人离开家乡,前往远方。何曾怨,表明友人即使在旅途中遇到困难也不会抱怨,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将亡,可能是指友人即将到达目的地,惜未知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心与担忧。

尾联“汨罗谁复赠,君去更投诗”,以汨罗江为背景,暗示友人此行的深远意义。汨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常与屈原的悲剧联系在一起。这里借用汨罗江,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敬意与期待,同时也预示着友人归来时,将会带来新的诗歌创作,为这段旅程留下深刻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乡过程中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探索与自我超越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循梅道中遣人如江南走笔寄诸季十首·其十

江表难久客,沙阳可暂安。

旧谙鱼稻美,颇得士民欢。

骐骥已衰病,鹡鸰方急难。

为携雏稚辈,早下建溪滩。

(0)

惠州访东坡旧隐

海上归来访老坡,依然遗迹未销磨。

松风亭下梅花老,鹤观峰头乔木多。

垂世文章灿星斗,平生忧患足风波。

华堂满龛题诗笔,人事其如天定何。

(0)

江行即事八首·其四

苍梧云物晓凄凉,锦石江山一带长。

雨浥峰峦添黛翠,风吹草木送天香。

鱼樵閒话无千古,金鼓喧声震万方。

我欲诛茅寄幽僻,却愁烟水日茫茫。

(0)

立春日龙化道中得家问诸季已挈家渡浙江如剑川又闻江西颇有群盗啸聚遂决意由五羊趋循惠潮阳假道闽中以归偶成三篇时十二月十九日·其一

东君又换一年春,迎我来从瘴海滨。

已觉山川有佳气,更询道路得通津。

欲寻勾漏丹砂令,与访罗浮紫府人。

清梦相符缘契合,便须脱屣谢埃尘。

(0)

见报以言者论六事其五皆靖康往故其一谓资囊士人上书以冀复用谪居海南震惧之馀斐然有作·其四

功似赞皇犹远涉,智如鹤相亦来游。

世间万事非人力,只有安心百不忧。

(0)

鼠须笔·其二

中山毛颖久中书,鼠辈胡为亦可俱。

寝庙穴居真得计,畏人端恐擢其须。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