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又复事南征,桂楫兰舟过洞庭。
水入重湖千里白,山连平楚数峰青。
云鸿杳杳飞何远,汀芷微微气自馨。
千古灵均英爽在,固应笑我学馀醒。
岁寒又复事南征,桂楫兰舟过洞庭。
水入重湖千里白,山连平楚数峰青。
云鸿杳杳飞何远,汀芷微微气自馨。
千古灵均英爽在,固应笑我学馀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感慨。首句“岁寒又复事南征”,点明了时节与行程,透露出一种不畏艰难的坚韧精神。接着,“桂楫兰舟过洞庭”一句,以桂木为桨、兰草为舟,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洞庭湖上航行的情景,充满了诗意。
“水入重湖千里白,山连平楚数峰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浩渺的水面与连绵的青山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其中,“千里白”与“数峰青”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既展现了水天一色的辽阔,也突出了山峦的挺拔。
“云鸿杳杳飞何远,汀芷微微气自馨”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鸿雁高飞,云雾缭绕,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而汀芷之气,虽微却能自溢清香,象征着内在的高洁与芬芳。
最后,“千古灵均英爽在,固应笑我学馀醒”表达了对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敬仰之情。诗人仿佛听到了灵均(屈原的别称)的笑声,嘲笑自己在如此美景面前仍需清醒,暗含了对自身未能完全沉浸于自然美景之中的自省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帘波欲浸潇湘碧,凉生半庭高树。
竹飐虚廊,桐飘古甃,凄绝一声声雨。檐铃碎语。
正滴破乡心,乱愁如许。
听彻黄昏,玉阶潇飒几曾住。
西窗又燃绛炬,忆当年话别,幽恨难诉。
宝鼎香销,银屏梦醒,句起伤秋情绪。流光逝羽。
怕摇落江潭,绿杨千缕。夜漏迢迢,剪灯人意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