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叠楼台惠麓前,一泓清水古今传。
何人识得亭中趣,漫学髯苏试二泉。
叠叠楼台惠麓前,一泓清水古今传。
何人识得亭中趣,漫学髯苏试二泉。
此诗描绘了惠山美景与人文之韵。首句“叠叠楼台惠麓前”,以叠叠楼台衬托出惠麓的壮丽景色,展现出一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美。接着,“一泓清水古今传”一句,将视线转向那清澈的泉水,它跨越时空,流传至今,象征着永恒与不朽。
“何人识得亭中趣”,诗人在此设问,引人思考,这不仅仅是对亭中景致的赞美,更是对其中蕴含的趣味与深意的探寻。最后,“漫学髯苏试二泉”,借用苏轼(髯苏)的故事,鼓励人们亲自体验、感受自然之美,而非仅仅听闻或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诗人倡导了一种亲身体验、深入探索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惠山的自然风光之美,更蕴含了对生活、艺术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的重视。
六蜚驻跸临东吴,益州远在西南隅。
君王右顾入念虑,选用名德分麟符。
文章政事俱第一,袖手未肯持钧枢。
清献之清过于水,忠定之信孚豚鱼。
二贤寂寂未有继,蜀人惟恐公来迟。
溯江万里飞鹢首,祝公善保千金躯。
发须未见一丝白,归来便可居丞疑。
清时缓带镇方面,问民疾苦勤褰帷。
颇闻今蜀与昔异,昔日民肥今已臞。
愿言细意护根本,要令可与同安危。
更须推毂拔人物,勿念折箠笞羌夷。
想见明年初下车,锦官城里花正都。
四郊按堵但耕凿,春风荡漾随旄麾。
遨头一笑父老贺,九重不用忧坤维。
玄冬用事秃千林,蓓蕾凌寒瘦不禁。
已唤苍头篘腊脚,未逢玉颊吐春心。
客居避俗遨游少,老境看花感慨深。
属付绿衣歌舞地,吹香一笑慰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