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雁荡去寻真,往复秋冬过七旬。
不是君恩山岳重,肯教归作自由身。
天台雁荡去寻真,往复秋冬过七旬。
不是君恩山岳重,肯教归作自由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中的第五首。赵抃在诗中表达了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并借此抒发了自己愿意回归自由生活的愿望。
首句“天台雁荡去寻真”,以天台山和雁荡山为背景,象征着诗人追求真理或理想的精神旅程。这两座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神秘与灵性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前往这些地方寻找“真”,表达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
次句“往复秋冬过七旬”,描述了诗人在这段精神之旅中所经历的时间跨度,从秋天往返至下一个秋天,共历时七年。这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的深刻思考与内心变化。
第三句“不是君恩山岳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君恩”指的是皇帝给予的恩惠或职位,而“山岳重”则比喻这种恩惠之重如同山岳一般,形象地描绘了皇帝恩典的厚重与重要性。
最后一句“肯教归作自由身”,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享受了皇帝的恩典之后,能够回归自由生活的心愿。这句话既是对个人自由的向往,也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某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与个人选择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真理追求、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檐声碎滴,渐润洒双扉。
笋敲碎玉,蕉飐绣旗,沈寂虚帏。
残醉消,疑梦入、秋声馆里,晚凉衰鬓偏知。问谁其。
窗前细剪镫花,连宵漫数归期。
奈更云容翳尽,含睇长哦,杜若骚辞。愁满纸。
素浪阔,空江去棹稀。
云山漫漫起座隅,千里却向庭闱趋。
东辞建业上湖口,远势欲与青天俱。
大江簸荡骊龙珠,一水一云皆可娱。
白鸥惊飞入寒雾,中流击鼓吹笙竽。
路经匡庐少踌蹰,彩翠可与来时殊。
拨云直上问五老,丈夫与尔同崎岖。
湖亭转柁江楼耸,一卷奇文压装重。
弛装再拜嘉庆毕,细数合离颜色动。
此时江海遥相望,孤城愁见落日黄。
天涯应上滕王阁,指点浮云何处长。
密云在郊,?其思雨。瞻望金台,道路修阻。
倾盖得朋,孤琴载抚。尔骖既停,我辀斯伫。
有晦者学,千祀冥濛。我障我疏,如彼河江。
月出皎兮,谈话西窗。抗怀古初,掉鞅以从。
春葩曜林,秋丧其荣。子落华芬,孔思周情。
于古有言,斯迈斯征。尊闻行知,以勖鄙生。
水有澄波,松无改柯。舆卫具矣,式鸣鸾和。
嗷嗷苍生,望子实多。我亦枕戈,如祖生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