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萧萧老日侵,遗编未敢废研寻。
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
笃信圣贤常事左,稍知治乱每忧深。
人生有腹当盛酒,谁遣吾侪著古今。
短发萧萧老日侵,遗编未敢废研寻。
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
笃信圣贤常事左,稍知治乱每忧深。
人生有腹当盛酒,谁遣吾侪著古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待古籍文献的态度和方法,以及他对于忠信、治乱等问题的深刻考虑。短发萧萧老日侵,表明岁月匆匆,时光飞逝,而诗人却依旧在研读古籍,不敢有所忽视。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遗编未敢废研寻,强调的是对于那些可能被遗忘的知识和智慧,诗人仍然给予极高的重视,并持续深入地探索。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则表现了诗人在学习中追求真理,不仅是表面的理解,更要达到对道德和正义的深刻把握。
笃信圣贤常事左,稍知治乱每忧深,说明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言以及国家治乱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这种思考并非浮光掠影,而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悟。
最后两句“人生有腹当盛酒,谁遣吾侪著古今”则是对诗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历史定位的一种表达。他认为人生就像需要用腹部来贮藏酒水一样,也应该有所积累。同时,他质疑为何自己要被迫穿梭于古今之间,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化的无奈感受以及对个人定位的困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一位学者、思想者的深邃内心世界,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努力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今古瀛洲上,蟠桃几度花。
喜闻新结实,荣献到君家。
云液酣王母,天歌散紫霞。
甘香梨似蜜,肥软枣如瓜。
玉斝篯翁酒,金瓯陆羽茶。
催花鼓急急,迎喜鹊喳喳。
乐奏清音曲,门喧白鼻騧。
十年期一会,百岁共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