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
《清平乐》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春波一顷。曾照惊鸿影。谁道银河天上近。

不似红墙太迥。重来欲问桃根。流水无情送春。

惆怅个侬何处,半弯眉月黄昏。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天水波荡漾的画面,其中融入了对往昔与离别的感慨。"春波一顷",以广阔春水象征着时光流转,"曾照惊鸿影"则借鸿雁的飞掠,暗示了曾经的美好瞬间。接下来,词人通过"谁道银河天上近",表达了对遥远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现实中的红墙(可能指宫墙或现实的束缚)形成对比,"太迥"二字突显距离之遥。

"重来欲问桃根",桃根是典故,源自《桃花源记》,词人借此表达对旧日情境的追忆和重访之意。然而,流水无情地送走春光,暗示了人事变迁,时光流逝。最后,词人以"惆怅个侬何处"直抒胸臆,流露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而"半弯眉月黄昏"则以景结情,描绘出一幅凄美的画面,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惆怅。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夏夜四首·其一

夏夜忽已半,东冈月初生。

起行绕庭树,爱此露滴声。

漂流忆安卧,局促念遐征。

幽怀谁晤语,华觞还自倾。

(0)

春晚南堂晨起二首·其一

秋风树瘦劲,春露叶扶疏。

夙兴立堂上,短发未暇梳。

高谢世俗撄,游于物之初。

青黄灾断木,三四调群狙。

长生岂有巧,要令方寸虚。

今年幸差健,小雨聊荷锄。

(0)

思北邻韩三翁西邻因庵主南邻章老秀才二首·其二

乡闾耆宿非复前,老章病死今三年。

朝来出门为太息,不见此翁催社钱。

我比翁虽差识字,向来推择尝为吏。

事功自计无一毫,尚不如翁终日醉。

(0)

雨中夕食戏作三首·其一

高秋滴阶雨作泥,黄昏争林雀欲栖。

临窗一饭颇简快,半升脱粟浇黄齑。

(0)

建宁重五

霏微入户黄梅雨,磊落堆盘碧筒黍。

病来一滴不饮酒,但嗅菖蒲作端午。

人生忽忽东逝波,白头奈此节物何。

去年已作归州客,今年建州更愁绝。

归州猿吟鸟啼里,屈沱醉归诗满纸。

即今忆此那可得,西望归州三叹息。

(0)

村女

白襦女儿系青裙,东家西家世通婚。

采桑饷饭无百步,至老何曾识别村。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