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晚峰欲生雨,空山啼猿风啸虎。
春云数片留南浦,自与鸳鸯共飞舞。
高唐晚峰欲生雨,空山啼猿风啸虎。
春云数片留南浦,自与鸳鸯共飞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想象。"高唐晚峰欲生雨"一句通过对山峰上乌云聚集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即将来临的雨势,给人以紧张而期待的情绪。"空山啼猿风啸虎"则借助了山中猿啼和风声如虎啸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野性,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孤寂与荒凉的感觉。
然而,在这种狂放不羁的景象之后,诗人转而描写"春云数片留南浦",这里的"春云"带来了一丝温柔与和煦,而"数片"则暗示了这些云彩的零散与珍贵。"留南浦"则显露出诗人对美好景致的留恋之情。
最后一句"自与鸳鸯共飞舞",诗人仿佛化身为鸳鸯,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不再是观察者,而是参与者。这样的写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自由心态,也让全诗的意境达到了一个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情感寄托,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独特的审美观。
客从淮上来,往问故人信。
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
既喜开其封,固觉减吾吝。
新诗不作寄,乃见子所慎。
向来能如今,岂有得观衅。
南方岁苦热,生蝗复饥馑。
忧心日自劳,霜发应满鬓。
知予欲东归,晓夕目不瞬。
贫难久待乏,薄禄藉沾润。
虽为委吏冗,亦自甘以进。
相望未得亲,终朝如抱疹。
敲冰冰未泮,塞河流玉段。
轻舸莫言迟,古城沧海畔。
春皋兰蕙茁,晚井鱼虾乱。
时平无羽书,此乐异王粲。
燕然山北大单于,汉家皇帝与玺书。
持书大夫腰金鱼,飞龙借马出国都。
胡沙九月草已枯,草上霜花如五铢。
白裘貂帽著不暖,莽莽黄尘车款款。
野庐边月出陇来,风静天遥雁声短。
闻到罽庭尤若寒,译言揉耳不讥弹。
公于是时已观礼,踏雪再拜辞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