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钱霞蔚》
《寿钱霞蔚》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独抱冰霜骨,梅花万树开。

金丹人取去,玉蕊手持来。

问法寻刍叟,吟诗向古台。

胜因从此结,予愧有尘埃。

(0)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描绘了一位僧人对佛法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感悟。首句“独抱冰霜骨,梅花万树开”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僧人的坚韧与清高比作冬日里的梅花,即使环境严寒,也依然傲然绽放,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金丹人取去,玉蕊手持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金丹和玉蕊在这里象征着高深的智慧或精神境界,暗示着僧人对于佛法的深入探索与领悟,以及对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问法寻刍叟,吟诗向古台”两句,通过“问法”与“吟诗”的行为,展现了僧人对于知识与艺术的双重追求,以及在古老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这里,“刍叟”可能指的是年长的智者或隐士,而“古台”则可能是象征着历史与传统的场所,暗示着僧人在寻求智慧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于内在的修行,也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连接。

最后,“胜因从此结,予愧有尘埃”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僧人相遇相知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世俗生活的反省与自责。这里的“胜因”可以理解为美好的缘分或机遇,而“尘埃”则象征着世俗的烦恼与束缚。整句话意味着诗人认识到与僧人的相遇使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而自己却还深陷于世俗的困扰之中,感到惭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梅花、金丹、玉蕊、问法、吟诗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僧人对精神世界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诗人对于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与觉醒。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西江月

漫道革囊盛血,休言炭帚污人。禅机仙术两成尘。

输与花门柳阵。被欲生棱夜永,带翻成结灯昏。

东园桃李片时春。不是少年风韵。

(0)

悯农诗示吏部尚书郭琏

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

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既无糠覈肥,安得岩絮温。

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

遐迩同一视,覆育如乾坤。

尝闻古循吏,卓有父母恩。

惟当慎所择,庶用安黎元。

(0)

玉楼春.宴河中瑞云亭

长原迤逦孤麋卧。野色微茫河界破。

草行绳屦绿云深,花触飞丸红雨妥。

高亭初试煎茶火。醉玉渐哗春满座。

行杯莫厌转筹频,佳节等閒飞鸟过。

(0)

步月

鸥鹭论交有旧盟,越山胜处著柴荆。

只思小阁焚香卧,偶作长堤蹋月行。

湖阔烟钟来缥缈,林疏渔火见分明。

店家已卖新篘酒,一醉今宵似可成。

(0)

春夜宿云际寺

境静闻钟声易响,庭高见月影难沈。

青山解隔尘中事,流水能清物外心。

(0)

戏为六绝句·其二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