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照波明。夹岸芙蓉似锦城。
罨画楼台红粉面,轻盈。未许黄徐写得成。
一舸载杨琼。共醉花前玉笛声。
犹记青鸾和月跨,三生。我是仙家石曼卿。
秋色照波明。夹岸芙蓉似锦城。
罨画楼台红粉面,轻盈。未许黄徐写得成。
一舸载杨琼。共醉花前玉笛声。
犹记青鸾和月跨,三生。我是仙家石曼卿。
这首元代张翥的《南乡子》描绘了一幅秋水芙蓉图,以清丽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景色。"秋色照波明",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水澄澈,波光粼粼的景象,明亮而宁静。"夹岸芙蓉似锦城",运用比喻,将盛开的芙蓉花比作锦绣之城,生动地描绘了两岸花团锦簇的美景,犹如繁华都市。
接下来的"罨画楼台红粉面,轻盈",进一步描绘了楼阁与佳人的形象,楼台如画卷般美丽,女子的面容红润如脂,轻盈的姿态更显其娇美。"未许黄徐写得成",暗示这样的美景和人物之美,即使是擅长丹青的黄筌、徐熙也无法完全描绘出来,表达了词人对眼前景致的赞美和惊叹。
下片转而描写乘舟共游的情景:"一舸载杨琼,共醉花前玉笛声",杨琼是女子的名字,与词人一同泛舟,沉醉于花香与笛声中,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惬意的氛围。最后两句"犹记青鸾和月跨,三生。我是仙家石曼卿",词人借青鸾(神话中的神鸟)和月夜的形象,表达自己仿佛置身仙境,与佳人共度三生三世的梦幻情境,流露出词人超凡脱俗的意趣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风光和人物,融合了神话传说,展现出词人独特的审美和情感世界。
洺之水兮,其流舒舒。公之来兮,朱服熊车。
士元展骥,仲举题舆。公之来兮,民斯乐胥。
洺之水兮,其流洋洋。公之化兮,春雨秋阳。
裤襦颂洽,禾黍岁穰。公之化兮,民斯悦康。
洺之水兮,其流瀰瀰。公之去兮,旌旂旖旎。
父老攀辕,缙绅方轨。公之去兮,瞻望徙倚。
洺之水兮,其流泄泄。公之德兮,此邦所愒。
吏遵其画,人怀其惠。公之德兮,久而勿替。
洺之水兮,其流活活。公之名兮,兹其弥达。
翔于朝宁,骞于省闼。公之名兮,莫我敢遏。
天佑生贤,安排个、麦秋六日。
人尽道、英雄慷慨,中兴人物。
佛祖庆生宜后两,洞宾初度犹迟七。
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州县考,劳书绩。
东西府,今虚席。看台星北拱,寿星南极。
即见紫泥书下逮,须还玉笋班头立。
愿得君、千载庆风云,齐箕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