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宝应湖》
《过宝应湖》全文
明 / 陈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平湖积水澹悠悠,远树溟濛映碧流。

千载乾坤浮日夜,一川芦苇自春秋。

鸟从夕照空中没,鱼向晴波镜里游。

安得飘然无俗累,狂歌散发棹扁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宝应湖的宁静与辽阔,以及湖畔自然景致的生动与和谐。首句“平湖积水澹悠悠”以“澹悠悠”三字,形象地勾勒出湖面的平静与深远,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接着,“远树溟濛映碧流”一句,通过远树与碧流的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画面,远处的树木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与湖水的碧绿相得益彰。

“千载乾坤浮日夜,一川芦苇自春秋”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表达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日月更替,四季变换,湖面的芦苇却自顾自地生长着,不为外界所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坚韧。

“鸟从夕照空中没,鱼向晴波镜里游”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夕阳西下,鸟儿归巢,消失在天际;晴朗的湖面上,鱼儿悠游自在,仿佛置身于一面明镜之中。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最后,“安得飘然无俗累,狂歌散发棹扁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诗人渴望能够像湖中的鸟与鱼一样,自由自在,不受尘世烦恼的困扰,以狂歌和散发的姿态,驾着小舟,在湖面上尽情遨游,追求心灵的解放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宝应湖及其周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陈烓
朝代:明

陈烓(1449~1527年),陈叔刚胞侄,字文用,号蒙庵,晚号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任潮州推官,饶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税,陈烓前往处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处,冤民有从数百里外前往告状者,立即判决,案无滞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视两浙,奏劾贪吏监司以下13人,名声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陈烓上疏奏苏民困等8事,均被采纳,后升广西佥事、浙江佥事,以病辞归。
猜你喜欢

乾陵歌

九重之城双阙峙,前有无字碑,突兀云霄里。

相传翁仲化作精,黄昏下山人不行。

蹂人田禾食禾豕,强弩射之妖亦死。

至今剥落临道傍,大者虎马小者羊。

问此谁者陵,石立山崔嵬。

铜铁锢重泉,银海中萦回。巢也信力何由开。

君不见金棺玉匣出人世,蔷薇冷面飞尘埃。

百年枯骨且不保,妇人立身何草草。

(0)

赞十四首·其五夫人唐氏

明明隐祖,允赖匡襄。笃生国嗣,曰怀曰康。

宗枝蕃衍,奕叶隆昌。夫人之泽,地久天长。

(0)

春游曲·其二

走马章台路,红尘一骑飞。

美人招素手,楼上唤郎归。

(0)

咏雪

冯夷剪水作冰花,幻出人间富贵家。

檐溜凝寒珠错落,庭柯压翠玉交加。

梁园赋就欢何剧,剡曲舟回兴可誇。

安得登楼穷望眼,乾坤一色莹无瑕。

(0)

癸卯端午承樗庵兰室觞之以酒坐中有诗次韵谢之

几番端午节,犹未脱尘襟。

云树乡山梦,壶觞故旧心。

兴怀多感旧,吊古谩成吟。

云路青霄上,薰风入舜琴。

(0)

题忠臣庙

四郊围合偃旌旗,百雉孤城道不支。

空有张雷全节地,更无周汉复兴时。

寒烟近水留遗迹,落日长松想令仪。

生死固关伦纪重,简编千古令名垂。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