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无塞外与关中,宛转东流同入海。
归宿既同源岂殊,此何不可金山在。
亦峰耸秀亦坡陀,包山屋亦围临波。
层楼阿阁实逊彼,但取其意宁取多。
四十年前武丁楫,南戒北戒一舜日。
远怀南国锡北名,玉篆金题玺文赤。
是时新秋过望魄,冰轮迟上晚微黑。
须臾朗照大千明,坡翁奇想同堪惊。
英雄欺人索须识,江心火炬诚何物。
坡也而诚历塞山,应更奇想句警顽。
笑我哓哓词不已,如对江海而言水。
江无塞外与关中,宛转东流同入海。
归宿既同源岂殊,此何不可金山在。
亦峰耸秀亦坡陀,包山屋亦围临波。
层楼阿阁实逊彼,但取其意宁取多。
四十年前武丁楫,南戒北戒一舜日。
远怀南国锡北名,玉篆金题玺文赤。
是时新秋过望魄,冰轮迟上晚微黑。
须臾朗照大千明,坡翁奇想同堪惊。
英雄欺人索须识,江心火炬诚何物。
坡也而诚历塞山,应更奇想句警顽。
笑我哓哓词不已,如对江海而言水。
这首诗以金山寺为背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首句“江无塞外与关中,宛转东流同入海”描绘了江水自西向东,穿越广阔地域,最终汇入大海的壮丽景象,隐喻人生道路虽各异,但终归于同一目标。接下来,“归宿既同源岂殊,此何不可金山在”表达了无论出身如何,最终目标一致的观点,寓意深远。
“亦峰耸秀亦坡陀,包山屋亦围临波”通过对比山峰的峻峭与平缓,以及山屋与水面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共生之美。诗人进一步强调,虽然人工建筑无法完全超越自然之妙,但它们所承载的意义和情感价值同样重要。
“层楼阿阁实逊彼,但取其意宁取多”则表达了对金山寺建筑的赞美,认为其虽不及自然景观的雄伟,但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更为珍贵。这反映了诗人对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四十年前武丁楫,南戒北戒一舜日”引用历史典故,将金山寺的历史地位与古代帝王的治国理念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接着,“远怀南国锡北名,玉篆金题玺文赤”描绘了金山寺在南北两地享有盛名的情景,体现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
“是时新秋过望魄,冰轮迟上晚微黑”通过描写新秋时节月亮初升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而“须臾朗照大千明,坡翁奇想同堪惊”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苏轼奇思妙想的共鸣。
“英雄欺人索须识,江心火炬诚何物”这一句通过类比英雄与自然现象,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暗示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探索。最后,“坡也而诚历塞山,应更奇想句警顽”表达了对苏轼作品的敬仰,并鼓励自己要像苏轼一样,勇于创新,激发灵感。
“笑我哓哓词不已,如对江海而言水”则以自嘲的方式结束,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过程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对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