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三首·其二》
《咏怀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居屋虽不大,终日心闲闲。

口诵圣人书,立身仁义间。

俯仰无愧怍,兹道诚为难。

君子常进德,小人偷自安。

(0)
鉴赏

这首诗《咏怀三首(其二)》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修养与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居屋虽不大,终日心闲闲”,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朴素与内心的宁静。即便生活空间有限,但心灵却能保持平和与自由,不受外在物质条件的束缚。

接着,“口诵圣人书,立身仁义间”两句,强调了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教诲来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在社会中能够遵循仁义之道行事。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弘扬。

“俯仰无愧怍,兹道诚为难”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德实践的艰难与重要性。诗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言行一致,不违背内心的原则,是极为不易的。这既是对自身道德标准的坚守,也是对社会公正与道德秩序的维护。

最后,“君子常进德,小人偷自安”对比了不同人格特质的表现。君子不断追求品德的提升,而小人则往往满足于表面的安逸,缺乏内在的道德追求。这一对比不仅揭示了人性的不同面向,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的探讨,展现了郑思肖对于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正义的执着追求。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其一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故馆动秋色,云物藏寒曦。

清香不可闻,衰草空繁滋。

一夜平阶雨,辗转良自知。

(0)

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

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

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

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

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

剧饮千钟醉,相鲜五綵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闱。

(0)

和吴省副北轩湖山之什

谁于素壁写江流,云树疏疏映荻洲。

尽日清虚全却暑,一川摇落似轻秋。

暂逢明画心犹在,终向扁舟老去休。

只有游鯈能自适,莫怀香饵重迟留。

(0)

别邵武长史朱照邻

窃比君侯病駃騠,时看云路忽长嘶。

十年还此同杯酒,三驿刚来踏雨泥。

士行满乡元自好,官名当世不胜低。

未沾釜粟荣新禄,应上亨衢别有梯。

(0)

因书答河东转运杨乐道

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

由来成事多天幸,直向危时见世情。

勉力朝廷论大计,甘心江海就私荣。

牢愁应解侵人骨,未老先教白发生。

(0)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其二

申命增华衮,遗忠动紫宸。

世风存令子,暮哭有慈亲。

复辟前言在,论兵密疏陈。

如何年不永,无路问苍旻。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