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魂惊散眼花稠,溜下空庭水乱流。
卧听衡茅兼彻夜,坐看絺绤已先秋。
排空浊浪骚人恨,蔽日浮云壮士愁。
郎署忽传歌古调,韵风含雨正悠悠。
醉魂惊散眼花稠,溜下空庭水乱流。
卧听衡茅兼彻夜,坐看絺绤已先秋。
排空浊浪骚人恨,蔽日浮云壮士愁。
郎署忽传歌古调,韵风含雨正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大雨时的复杂心情与深刻感悟。首联“醉魂惊散眼花稠,溜下空庭水乱流”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大雨倾盆而下的景象,仿佛诗人的梦境被惊醒,眼前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雨水如急流般从庭院中奔涌而出,充满了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颔联“卧听衡茅兼彻夜,坐看絺绤已先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诗人躺在床上,听着屋外风雨交加的声音,彻夜未眠,似乎在与自然界的狂暴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同时,他坐在室内,看着窗外的景色,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提前到来,暗示着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引发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排空浊浪骚人恨,蔽日浮云壮士愁”将情感推向高潮。浊浪排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愤慨;浮云蔽日,则是壮志未酬的愁绪。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尾联“郎署忽传歌古调,韵风含雨正悠悠”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在风雨之中,传来了一曲古老的歌曲,这歌声似乎与自然界的风雨融为一体,悠扬而深沉。这一场景既是对前文情绪的一种释放,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升华,表现了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找到心灵慰藉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心理活动,以及在风雨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
浪打新亭,霜飞故国,谁许词场称霸。
红豆金荃,漫向夜深誊写。
半閒钞、酒馆银墙,半偷传、妆楼罗帕。
到如今、粗比牛腰,丛残卷轴蜗涎挂。
太息韦庄牛峤,问如何偏遇,极天兵马。
珍重君家,重觅蛮笺细砑。
看残秋、满箧香词,是老夫、半生愁话。
嘱宵阑、好护乌丝,莫使缸花灺。
东风才动,正蓂开五叶,花飞六出。
雪正晴时天倍好,越显帝城春色。
门挂桃符,钗摇綵胜,节又邻人日。
风光如此,拚他烂醉须直。
爱尔句辟蚕丛,诗惊鬼胆,馀子何当嚇。
四十功名年未晚,且溷朱门杯炙。
二陆才华,两程家学,底处无人识。
街灯渐闹,为君摒挡筝笛。
竟欲成村。似曾著雨,第五桥边。
盈盈临水寺,脉脉弄晴天。
溪痕入画年光惹,醉绕城、荻市茶船。
最好雏春乍霁,帽侧襟偏。群峰一笑嫣然。
高低影,数行秀鬋堪怜。所袂倚风前。
凝薄恚,迎人却又迁延。恼何事,未斜阳,客子将还。
终有日、棕鞋笋屐,细续前缘。
近水人家,弄晴天气,清明恰是来朝。
晓莺无赖,唤我驿边桥。
多少归宁溪女,花枝飐、香粉轻飘。
疏篱畔,兰芽杏蕊,开到十分娇。垂髫。
刚十五,新声解唱,渌水红么。
忆少年同学,半插华貂。
我向江村潦倒,新年恨、比旧还饶。
秋千社,东风搅碎,戏鼓赛神箫。
一枝低亚晚妆台,吸露沁兰胎。
李花柳絮都难似,染梨云、一色新裁。
白粉墙边,水明楼上,动窃玉情怀。
累累银粟费安排,争趁月中开。
曾经打就心头结,相看处、脉脉疑猜。
记得重门,和他小摘,此事十年来。
摩空决起,此事偶然耳。材最小,风偏利。
轻狂应有恨,浩荡凭谁致。
须记取,青春牢把长绳繫。
已自飞腾遂,也算云霄器。莫浪语,休私喜。
送来天上便,望向城头悸。
真险著,老夫只合街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