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堤界西湖,万泉居左侧。
因成内外河,别业邻香域。
土阶示俭规,斋额垂遗则。
易舟就路便,倚槛聊憩息。
松涛泛翠寒,峰黛多古色。
布席顿经年,听漏无停刻。
长堤界西湖,万泉居左侧。
因成内外河,别业邻香域。
土阶示俭规,斋额垂遗则。
易舟就路便,倚槛聊憩息。
松涛泛翠寒,峰黛多古色。
布席顿经年,听漏无停刻。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虚静斋”小憩时所见的西湖美景与内心的感受。首先,诗人以“长堤界西湖,万泉居左侧”开篇,巧妙地将西湖的壮丽景色与“万泉”这一特定地点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因成内外河,别业邻香域”两句,不仅展现了西湖周边的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和谐共存的景象,也暗示了此处的环境雅致与高洁。
“土阶示俭规,斋额垂遗则”则进一步揭示了“虚静斋”的精神内涵——简约而不失庄重,体现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美德的传承。通过“易舟就路便,倚槛聊憩息”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繁忙生活中寻求片刻宁静的愿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享受。
最后,“松涛泛翠寒,峰黛多古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松涛与山峰的色彩对比鲜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又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深邃。而“布席顿经年,听漏无停刻”则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强调了诗人在此处停留之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简朴、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与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