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暗莓苔深,岁潦雷雹粗。
问胡旅穷舍,钻燧煮莱芜。
答云自孩童,早识灶下梧。
逡巡四十载,翻著火上炉。
今昔岂异能,闻见终殊途。
德衰嗟教薄,笔退怜词枯。
何以充我求,往众归装孤。
子文如绣鞶,子行如冰壶。
世惟春华玩,尔用秋实餔。
去从孔鸾翔,勿受斥鴳呼。
寺暗莓苔深,岁潦雷雹粗。
问胡旅穷舍,钻燧煮莱芜。
答云自孩童,早识灶下梧。
逡巡四十载,翻著火上炉。
今昔岂异能,闻见终殊途。
德衰嗟教薄,笔退怜词枯。
何以充我求,往众归装孤。
子文如绣鞶,子行如冰壶。
世惟春华玩,尔用秋实餔。
去从孔鸾翔,勿受斥鴳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所作,名为《送龚叔虎》。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期许。
"寺暗莓苔深,岁潦雷雹粗。"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深邃而幽静的寺庙环境,以及年华流转、时光荏苒的情景。莓苔覆盖,岁月悠长,给人以时间静好、物是人非的感觉。
"问胡旅穷舍,钻燧煮莱芜。" 句中提到的“旅穷舍”指的是远行的人暂居之所,而“钻燧煮莱芜”则形容一种艰苦自立、不依赖他人的生活状态。
"答云自孩童,早识灶下梧。" 这里诗人表达了从小就独立自主,不愿依附于他人的性格特点。“灶下梧”常指隐逸之士,这里暗示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逡巡四十载,翻著火上炉。" 逡巡,意味着岁月流转,而“翻著火上炉”则象征着诗人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中,不断自我提升。
"今昔岂异能,闻见终殊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以及对于不同的人生选择和道路的理解。
"德衰嗟教薄,笔退怜词枯。" 这里诗人感慨于道德的衰微,教育的淡薄,以及文字的枯竭无力,表达了对当世风气和文化衰败的忧虑。
"何以充我求,往众归装孤。"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追问与探索,以及对外界纷扰的超脱和自我精神的坚守。
"子文如绣鞶,子行如冰壶。" 这里赞美的是友人的文章如同精致的绣花一样华丽,而品行则如同透明纯净的冰壶,显得清廉脱俗。
"世惟春华玩,尔用秋实餔。" 这两句通过对比春天的繁华和秋天的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不随波逐流、能够在收获中保持本真态度的赞赏。
"去从孔鸾翔,勿受斥鴳呼。" 最后这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劝告和期望,希望他能像孔子一样高飞远走,不要受到世俗的诽谤和误解。
整首诗通过深沉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持,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太液波澄,向鉴中照影,芙蓉同蒂。
千柄绿荷深,并丹脸争媚。
天心眷临圣日,殿宇分明敞嘉瑞。弄香嗅蕊。
愿君王,寿与南山齐比。
池边屡回翠辇,拥群仙醉赏,凭栏凝思。
萼绿揽飞琼,共波上游戏。
西风又看露下,更结双双新莲子。斗妆竞美。
问鸳鸯、向谁留意。
春偏丽,偏丽两溪湄。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
伊吾土之洵乐,勤?亩之东作。
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
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
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
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
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
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
韶华忽云暮,檐楹乱飞絮。
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
鱼肥隐钓舟,沙煖多翘鹭。
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
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
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
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
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
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
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
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续八咏·其五迟日春偏丽》【宋·唐仲友】春偏丽,偏丽两溪湄。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伊吾土之洵乐,勤?亩之东作。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韶华忽云暮,檐楹乱飞絮。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鱼肥隐钓舟,沙煖多翘鹭。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https://shici.929r.com/shici/dDK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