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千里别,书问亦常来。
隼拂秋云击,鸾兼霏雾回。
向无高世艺,安见出伦才。
有纸盈箱箧,扃封不忍开。
平生千里别,书问亦常来。
隼拂秋云击,鸾兼霏雾回。
向无高世艺,安见出伦才。
有纸盈箱箧,扃封不忍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哭马承之》。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书信往来的常态,但即便如此,也掩饰不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平生千里别,书问亦常来。”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长期分离的情形,即使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也无法弥补彼此之间的距离感。
“隼拂秋云击,鸾兼霏雾回。”这里的意象丰富,似乎在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内心的情绪。"隼拂"和"鸾兼"都是鸟名,但它们在此处似乎代表着一种无法触及、高不可攀的事物,秋云、霏雾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
“向无高世艺,安见出伦才。”这两句表达了对亲友的赞美之词,但也透露出一种自卑感,似乎诗人自己感到与对方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有纸盈箱箧,扃封不忍开。”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真实写照。他虽然拥有许多书信,但却因为情感的原因而迟疑不决,不敢打开阅读。这里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以及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