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无丝,幺荷非镜,赚得春人都老。
坐断斜阳,梦回行雨,残英有枝空绕。
凝望眼江波渺。离尊那堪倒。浑闲了。
恁妆台、入时梳裹,听杜宇、帘捲总成独笑。
风雨满天涯,奈而今、眉黛慵扫。
怕损鱼鳞寄音书,流宕难到。
问楼头月色,后夜隔花凉照。
高柳无丝,幺荷非镜,赚得春人都老。
坐断斜阳,梦回行雨,残英有枝空绕。
凝望眼江波渺。离尊那堪倒。浑闲了。
恁妆台、入时梳裹,听杜宇、帘捲总成独笑。
风雨满天涯,奈而今、眉黛慵扫。
怕损鱼鳞寄音书,流宕难到。
问楼头月色,后夜隔花凉照。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伤的画面。"高柳无丝,幺荷非镜",以高高的柳树和微小的荷花比喻春天的寂静与虚幻,暗示时光易逝。"赚得春人都老",表达出春光易逝,人事如梦的感慨。接下来的"坐断斜阳,梦回行雨",通过夕阳和雨滴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失落的情绪。
"凝望眼江波渺",诗人凝视着远方的江面,内心充满迷茫。"离尊那堪倒",酒也无法消解愁绪,反而加重了内心的孤寂。"浑闲了",表明主人公已经放弃了世俗的忙碌,但"妆台、入时梳裹"的细节,却透露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
"听杜宇、帘捲总成独笑",杜鹃鸟的啼声更增添了凄凉,帘幕后的女子只能独自苦笑。"风雨满天涯",象征着世事变迁,"眉黛慵扫"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和对过去的留恋。最后,词人以"问楼头月色,后夜隔花凉照"收束,借月光的清凉和隔花之景,寄托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总的来说,谭献的这首《法曲献仙音·盩厔路山甫罢官客淮上》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仕途失意后的心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