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山清浅一溪水,夹径高低十里松。
烟锁石门疑路断,斜阳影里忽闻钟。
环山清浅一溪水,夹径高低十里松。
烟锁石门疑路断,斜阳影里忽闻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环山清浅一溪水",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水之间的清澈流水,暗示了环境的幽静和自然之美。"夹径高低十里松"进一步描绘了山路两旁挺拔的松树,展现出山道的蜿蜒起伏和生机盎然。
"烟锁石门疑路断"运用了烟雾缭绕的意象,增加了神秘感,仿佛通往寺庙的小径被迷雾遮掩,让人怀疑是否迷失了方向。然而,"斜阳影里忽闻钟"这一句峰回路转,透露出希望与惊喜: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打破了寂静,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动静结合、远近相衬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明水寺的探寻与向往之情。范应铃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
一笑归来春尚寒,小梅飘尽雪初残。
迟迟更待梨花月,醉倚飞云十二栏。
云淡天垂野。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
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
看不尽、真山图画。
春满轩窗无著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
人共境,转幽雅。文章太守归来也。
似当年、和靖风流,小孤山下。
问讯佩兰餐菊友,曾约梅兄入社。
待付与、竹臞陶写。
尘外闲寻行乐地,任傍人、歌舞喧台榭。
诗世界,有王谢。
柳袅金丝,梨铺香雪,一年春事方中。
烛前一见,花艳觉羞红。
枕臂香痕未落,舟横岸、作计匆匆。
明朝去,暮天平水,双桨碧云东。
隔离歌一阕,琵琶声断,燕子楼空。
叹阳台梦杳,行雨无踪。
后会芙蕖未老,从今去、日望归鸿。
愁如织,断肠啼鴂,饶舌诉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