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水寺》
《明水寺》全文
宋 / 范应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环山清浅一溪水,夹径高低十里松。

烟锁石门疑路断,斜阳影里忽闻钟。

(0)
注释
环山:围绕着山脉。
清浅:清澈而浅。
一溪水:一条小溪。
夹径:夹在道路两旁。
十里松:长达十里长的松树林。
烟锁:烟雾笼罩。
石门:石头建造的门或入口。
疑路断:让人怀疑道路是否中断。
斜阳:傍晚的太阳。
影里:在光影中。
忽闻钟:忽然听到钟声。
翻译
环绕山间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溪
小溪两岸高矮不一的松树夹道延伸达十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环山清浅一溪水",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水之间的清澈流水,暗示了环境的幽静和自然之美。"夹径高低十里松"进一步描绘了山路两旁挺拔的松树,展现出山道的蜿蜒起伏和生机盎然。

"烟锁石门疑路断"运用了烟雾缭绕的意象,增加了神秘感,仿佛通往寺庙的小径被迷雾遮掩,让人怀疑是否迷失了方向。然而,"斜阳影里忽闻钟"这一句峰回路转,透露出希望与惊喜: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打破了寂静,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动静结合、远近相衬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明水寺的探寻与向往之情。范应铃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

作者介绍

范应铃
朝代:宋

[约公元一二一八年前后在世]字旂叟,丰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前后在世。厉志于学,尤喜左氏春秋。丞相周必大见其文,嘉赏之。开禧元年,(公元一二o五年)举进士,调永新尉。累迁金部郎官。入见,所言皆谠直,识者韪之。历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值峒獠倡乱,帅宪招捕,逾年未平;应铃未一月平之,擢大理少卿。应铃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居家时,人有不善,相戒无使范公闻之。其为人敬惮如此。卒,谥清敏。应铃著有西堂杂著十卷,对越集四十九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飞云阁

一笑归来春尚寒,小梅飘尽雪初残。

迟迟更待梨花月,醉倚飞云十二栏。

(0)

贺新郎.题王守西湖书院

云淡天垂野。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

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

看不尽、真山图画。

春满轩窗无著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

人共境,转幽雅。文章太守归来也。

似当年、和靖风流,小孤山下。

问讯佩兰餐菊友,曾约梅兄入社。

待付与、竹臞陶写。

尘外闲寻行乐地,任傍人、歌舞喧台榭。

诗世界,有王谢。

(0)

满庭芳.留别

柳袅金丝,梨铺香雪,一年春事方中。

烛前一见,花艳觉羞红。

枕臂香痕未落,舟横岸、作计匆匆。

明朝去,暮天平水,双桨碧云东。

隔离歌一阕,琵琶声断,燕子楼空。

叹阳台梦杳,行雨无踪。

后会芙蕖未老,从今去、日望归鸿。

愁如织,断肠啼鴂,饶舌诉东风。

(0)

谒萧大山

阿统遥知是乃宗,作诗工似选诗工。

写成判语皆吟笔,翻得离骚再国风。

共喜横渠传有弟,久誇坡老学如翁。

世间师友多零落,今在庭闱诺唯中。

(0)

句·其十七

岭云夏变梅蒸早,越雨秋藏桂蠹多。

(0)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二

华寝星陈夜未央,明河奕奕度神光。

一年暂得停机杼,不柰秋虫促织忙。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