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仙源有路通,桃花万树自春风。
楚人一炬咸阳火,不到金堂石室中。
闻道仙源有路通,桃花万树自春风。
楚人一炬咸阳火,不到金堂石室中。
这首诗以“桃源图”为题,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胡奎在明朝时期,通过“闻道仙源有路通”,巧妙地引入了桃花盛开的景象,仿佛春风拂过万树桃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楚人一炬咸阳火”这一典故的引用,既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与“不到金堂石室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世间的繁华与隐逸生活的不同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事件的融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桃花与春风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而“楚人一炬”的故事,则提醒人们历史的无情与变迁。最后,“不到金堂石室中”一句,似乎在说,真正的避世之地并非远离尘嚣,而是心灵的归宿,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才是永恒的追求。
胡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言寓意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富有哲理性的深度。
武陵不可入,岂复访蓬瀛。
中州有奇士,携家来海滨。
选胜丹之丘,侨居最上层。
琴书藏石室,鸡犬云中鸣。
皇天何辽辽,激烈星辰横。
伯氏不吹埙,悽恻泪沾巾。
家人怀桑土,扶榇向舂陵。
云烟还长空,丘壑付隐沦。
墨池后芳泉,紫玉绍金轮。
昔居不种桃,始以见厥心。
今寄维缃核,千里托中情。
释此毋片言,当歌歌不成。
重台朱千仞,回渊绿一泓。
还将旧时月,相待故山人。
松桂寒无恙,莫当桃杏阴。
掩室白云巅,瞑坐声光灭。
灭处不能知,渐返觉通彻。
目入纸窗明,耳透泉声咽。
开户风飕飕,秋山天气冽。
携筇过竹坡,径转秋虫切。
所遇山中人,但笑而无说。
我观笑中怀,千偈难分别。
以此尽世间,一切言应绝。
说天天无名,说地地无辙。
山色与泉声,谁道广长舌。
未说是非无,说已是非绝。
正说是非时,如闻隔垣垤。
瞋与喜何从,相对言辞拙。
日日瞑坐中,长笑当不辍。
人情如溃川,一决辄瀰瀰。
川溃赖堤防,情流曷以止。
欲止不可止,但观情所起。
万物皆由情,万情皆由己。
情本由己起,亦复由己止。
借物以移情,一止又一起。
一起不再起,一止不更止。
起止如浮云,碧落长如此。
堪笑陶渊明,乃以止利己。
请观未止时,己已终何似。
胡为逐清颜,顿忘千万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