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董大参家屋梁产芝二茎形如合璧》
《董大参家屋梁产芝二茎形如合璧》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瑞霭来青嶂,灵芝产画梁。

乾坤开正色,云物绕西方。

照眼重金细,笼纱合璧香。

惟天眷有德,俾尔寿而康。

荀淑家声旧,太丘誉望扬。

德星他日聚,百里见辉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董大参家中屋梁上生长灵芝的祥瑞景象,以及对董家德行与福泽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董家深厚家风和良好声誉的敬仰。

首联“瑞霭来青嶂,灵芝产画梁”,以“瑞霭”、“青嶂”、“灵芝”等自然景观象征吉祥与非凡,将董家屋梁上的灵芝比作画中的灵芝,既突出了灵芝的珍贵与奇异,也暗喻了董家的非凡气度与不凡命运。

颔联“乾坤开正色,云物绕西方”,通过“乾坤”、“正色”、“云物”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祥瑞之气,暗示董家的德行如同天地间正直的颜色,受到上天的庇佑与西方神灵的环绕,预示着董家将获得更多的福祉与荣耀。

颈联“照眼重金细,笼纱合璧香”,以“重金细”、“合璧香”等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灵芝的美丽与香气,更寓意董家的美德如同金子般珍贵,其德行与香气能够照亮人心,影响周围的人。

尾联“惟天眷有德,俾尔寿而康”,直接表达了对董家德行的赞美,认为上天因为董家的美德而赐予他们长寿与健康,体现了对董家德行的极高评价。

接下来的两联“荀淑家声旧,太丘誉望扬”,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荀淑和太丘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董家深厚的家风与良好的声誉,表明董家的美德与荣耀已经传承久远,并且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赞誉。

最后,“德星他日聚,百里见辉光”,以“德星”比喻董家的美德,预示未来董家的美德将汇聚四方,其光辉将照亮百里之地,不仅体现了对董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彰显了对董家美德广泛传播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大参家中屋梁上灵芝生长这一祥瑞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董家美德与声誉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董家深厚家风和良好声誉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董家美德广传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和李明府春日驰恋庭闱之作

百里弦歌太岱东,美人为政复谁同。

河阳县里花常满,北海樽中酒不空。

制锦还看成丽句,裁斑忽忆舞春风。

何妨问寝凭双舄,拟送王乔入汉宫。

(0)

送明卿谪江西

海上风尘未罢兵,如何严助厌承明。

故人惨淡浮云色,逐客萧条白雪晴。

落日挂帆彭蠡泽,清秋伏枕豫章城。

诗篇已侧当时目,不必兼传抗疏名。

(0)

留别元美辈四子

华发西来谒帝游,风尘莫问使人愁。

但看词赋青云色,不尽江河白日流。

杯酒千山回大漠,春花五马入邢州。

黄金愧我无经术,归去冥鸿未可求。

(0)

送许元复还姑苏

蓟门鸿雁满高秋,张翰思家罢远游。

入洛故人名下士,度江寒梦雨边舟。

客来白发谁相忆,赋就黄花不可留。

兴发鲈鱼堪自钓,吴枫摇落未须愁。

(0)

寄怀余德甫·其二

即闻彭蠡雁,应上武阳台。

华发文章到,青山放逐回。

时名堪下榻,秋兴足衔杯。

不是求羊辈,蓬蒿断往来。

(0)

霅溪徐山人·其一

风尘馀鬓发,天地此栖迟。

不问家人产,宁求国士知。

门无荷蒉过,邻有灌园期。

得道凭乌几,藏名号鹿皮。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