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砺二首·其一》
《十四砺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法驾遥巡六载馀,农桑烟火顿萧疏。

深山大泽精灵哭,赤县神州鸟兽居。

天下黄金归朔漠,南中白骨蔽郊墟。

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

(0)
鉴赏

这首诗《十四砺二首(其一)》由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与社会变迁。首句“法驾遥巡六载馀”,以“法驾”象征帝王出行,暗含对往昔盛世的追忆,而“六载馀”则点明时间跨度,暗示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接下来,“农桑烟火顿萧疏”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衰败,形象地展现了战乱对民生的严重打击。

“深山大泽精灵哭,赤县神州鸟兽居。”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后自然界的荒凉,精灵哭泣、鸟兽栖居,人迹罕至,一片凄凉。接着,“天下黄金归朔漠,南中白骨蔽郊墟。”描述了战乱导致财富流失,大量财富被北方的敌人所得,南方地区则满目疮痍,白骨遍野,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生命的双重摧残。

最后,“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忠臣坚守,他们的事迹虽未得到广泛流传,却能被后世的历史记载下来,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悲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对忠诚与坚守的崇高价值的肯定,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金缕曲.题迭更司所箸双城记。适读迦陵词,即用其韵

地偪天无罅。叹微生、于中虱处,鬼门人鲊。

少日周旋多游侠,臂箭腰弓驰射。

快呼酒、汉书能下。

喷沫高谭罗兰辈,气崚嶒、却笑旁人怕。

今有口,壁间挂。一编展对凉如洒。

纪千年、双城鬼蜮,笔端有画。

恩怨都凭翻覆手,瞥眼浮云野马。

因果律、何殊铁打。

细数断头台上客,被人残、元是残人者。

金鉴在,正堪藉。

(0)

临江仙.花朝前二日戏歌自寿

我愿阳春行有脚,微生草木周全。

弹蕉颂橘两无缘。不如归隐处,造物共陶甄。

四序常教除肃杀,化为胡蝶蹁跹。

长红小白各嫣然。东皇应属我,生在百花先。

(0)

玉树后庭花

杖藜扶我登高处。远帆烟树。

西风吹破苍茫,揽白鸥閒语。关河四塞休凭固。

抚今怀古。几曾天堑长江,限楼船飞渡。

(0)

夏初临

密叶摇窗,嫩菭铺径,绿阴旋满芳园。

几点荼蘼,不妨留作春看。绕阶流水潺湲。

似人生、有去无还。当时年少,豪情犹在,双鬓先斑。

龙涎香□,凤胫镫残。窗奁贮恨,玉局销閒。

伊行薄倖,从今再见应难。消息都悭。

望重门、如阻千山。客衣单。教谁将护,乍暖轻寒。

(0)

玉楼春.自题山水小景

并刀不剪愁千斛。却剪溪山成小幅。

无边暝色送归鸦,有信寒风催落木。

吴侬生长吴江曲。尽日沦涟看不足。

儿时解把钓鱼竿,老去玄真歌懒续。

(0)

珍珠帘.徐道邻居八块田,柳榭荷池,景物幽胜。一日与谢冰心约人听歌,病不获与,已而闻充和返青禾关,亦未至,用梦窗韵赋意

麴波映柳腰肢袅。拖烟缕、浅掠萦回沙道。

云意碧嵯峨,动冶歌云杪。

病似吴蚕抽绪懒,放半隙、吟魂飞到。风峭。

尽衣单夜迥,月魄低小。

尊畔烛影千行,傍钗头娇燕,身随蛾绕。

细语拨香檀,费谢娘情抱。

曼雨诸天严供养,欠胜鬘、拈花微笑。都杳。

怕隔岭重关,啼莺催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