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半拆,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宿妆眉浅粉山横。约鬟鸳镜里,绣罗轻。
- 注释
- 遐方怨: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半拆:这里指花朵半开。
拆,一作“坼(chè)”,又作“折”。
珠帘:用珠玉所饰的帘子。
宿妆:隔夜残妆。
眉:一作“梅”。
粉山横:指眉妆褪色,变得浅淡。
古代女子修饰容颜以粉敷面,以黛画眉。
黛眉变浅,露出白色的粉底,因称“粉山”。
约鬟:即束发为鬟髻,未嫁少女多用此发型。
约,缠束。
鬟,古人把盘为环形的发髻称为鬟。
绣罗:这里指绣花罗裙。
- 翻译
- 正是雨后初晴的时候,花儿刚刚绽开了笑脸。珠帘尚未卷起,心中的梦境已残。怕听那清晓的莺歌,好似唱不尽的幽怨。昨夜的妆粉早已零乱,眉色浅浅如小山。且对着镜儿又梳妆,偏是清风总多情,轻轻撩起绣裙的边。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遐方怨(其二)》。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怨和淡淡的忧伤。
"花半拆,雨初晴" 描述了一种春日清晨的景象,花瓣尚未完全开放,细雨刚停,天空正逐渐放晴,这是一幅生机勃勃又不失柔美的画面。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样的美好之中,因为接下来的"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 告诉我们,尽管窗外天气晴朗,但室内依然是夜晚遗留的阴影和梦境中的忧愁。珠帘尚未卷起,透露出诗人不愿打破这份宁静和孤独,而那"梦残惆怅" 则反映了诗人的心情复杂,内心深处仍然无法释怀的哀愁。
"宿妆眉浅粉山横" 这一句则是对女性容颜的描绘。尽管化着昨夜未卸的妆容,但眉宇间的浅淡粉色依旧如同远山一般柔和而迷人。这不仅是外貌上的赞美,更隐含了诗人对于那个人的眷恋与思念。
最后两句"约鬟鸾镜里,绣罗轻" 则描写了女性在梳妆时的场景。"约鬟" 指的是整理头发,而"鸾镜" 是古代女子用的铜镜,这里的镜子似乎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而"绣罗轻" 则是对衣物质地的描写,"绣罗" 通常指的是精致漂亮的丝织品,"轻" 字则强调了这种布料的柔软和轻薄。这里不仅在形容女性装饰的细节,更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这份温柔生活片段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室内环境以及女性形象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和哀愁的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遵道墨竹歌
墨竹昉自何人始,辋川石刻今余几。
后来萧悦稍出群,香山侍郎独称美。
洋州太守善写真,长帽先生差可儗。
江南谩作金错刀,枝叶离奇何足齿。
北方作者夸澹游,房山继之妙莫比。
湖州公子最擅名,同时亦数蓟丘李。
蓟丘有子能传家,笔势翩翩此其是。
一竿玉立无因依,风露淋漓犹满纸。
想当涂洒发幽兴,静对山僧北窗里。
江湖无人老成尽,百艺荒凉今已矣。
展图三叹墨君堂,秋声满座悲风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