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支颐,童子前来,再拜致词。
告先生颊上,荒芜不治,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鼻垩须斤,眼翳须刮,兰茝当门亦见耔。
先生曰,姑徐徐点染,化白为缁。须言君请无疑。
念交绝何须口有疵。
试数君素友,丹鸡白水,岁寒有几,能比松枝。
我独怜卿,卿何弃我,患难周旋不暂离。
吾知愧,谢叟诚长者,下榻于兹。
兀坐支颐,童子前来,再拜致词。
告先生颊上,荒芜不治,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鼻垩须斤,眼翳须刮,兰茝当门亦见耔。
先生曰,姑徐徐点染,化白为缁。须言君请无疑。
念交绝何须口有疵。
试数君素友,丹鸡白水,岁寒有几,能比松枝。
我独怜卿,卿何弃我,患难周旋不暂离。
吾知愧,谢叟诚长者,下榻于兹。
这首《沁园春·代髭问答》由清代诗人宋琬创作,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对须发的关怀与思考。诗中以“兀坐支颐”的老者形象自喻,通过与童子的对话,探讨了须发的修剪、保养以及与朋友间的交往之道。
“兀坐支颐”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深思的氛围,老者独自坐着,支撑着下巴,思考着人生与自然的关系。童子前来,代表了新生与希望,通过“再拜致词”,引入了对须发的修整话题。老者指出,须发的生长应遵循自然规律,去除那些不适宜生长的部分,如同“颊上荒芜不治,非其种者,锄而去之”。这不仅是对须发的比喻,也暗含了对个人品格修养的强调,去除那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
接着,老者进一步阐述了对五官的修饰,如“鼻垩须斤,眼翳须刮”,强调了保持外在形象整洁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兰茝当门亦见耔”一句,将美好的事物(如兰花、茝花)与杂草进行对比,寓意了在社会生活中,应当注重培养正面的人格特质,去除负面的影响。
在讨论完外在形象后,老者转向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须言君请无疑”表达了对真诚交流的重视,“念交绝何须口有疵”则提醒人们在交往中应避免言语上的伤害。接下来,诗人通过“试数君素友,丹鸡白水,岁寒有几,能比松枝”这一段,借用了自然界中的现象来比喻友谊的珍贵与持久,强调了在困难时刻能够相互扶持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我独怜卿,卿何弃我,患难周旋不暂离。”这不仅是对朋友的深情告白,也是对自己坚守友谊决心的宣言。结尾部分“吾知愧,谢叟诚长者,下榻于兹”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前辈智慧的敬仰与自我反省的态度,同时也表明了愿意接纳并学习他人长处的开放心态。
整体而言,《沁园春·代髭问答》不仅是一首关于须发保养的诗,更是一首富含哲理、探讨人生与友谊的佳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惊雷百里声摩空,江南日夕奔蛟龙。
湿云堕地水波立,两山不辨青芙蓉。
金阊城头夜吹笛,金阊城下王孙泣。
笛声寥亮凄欲断,反恨当年一相识。
何人彩笔能生花,何人赤手握灵蛇。
金罍美酒浮琥珀,与谁同醉黄公家。
有酒须浇墓上土,有剑须挂坟前树。
世情反覆那得知,柳花一夜飞新主。
哀歌不尽《薤露》篇,离弦转托箜篌语。
生平只合狭斜行,纷纷安用栽姚李。
邓尉山空日暮时,招魂惟有古松枝。
分明咫尺眼中路,及至出门忘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