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奴度淮辄为枳,后皇啬之理应尔。
青梅千里江南春,何时相逢车马尘。
我衰病齿不能酸,微香触鼻舌生泉。
想见曹瞒老狡狯,指林驻马三军前。
木奴度淮辄为枳,后皇啬之理应尔。
青梅千里江南春,何时相逢车马尘。
我衰病齿不能酸,微香触鼻舌生泉。
想见曹瞒老狡狯,指林驻马三军前。
这首诗名为《和立之消梅》,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耒所作。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人在描绘春天的江南景色与自己对青梅的喜爱,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中,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开篇“木奴度淮辄为枳,后皇啬之理应尔。”这里诗人通过对古木与淮河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沉思。木奴,即是古树的形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而“度淮辄为枳”则表明时间的无情剥蚀,使得曾经的壮丽也逐渐变得参差不齐。
接着,“青梅千里江南春,何时相逢车马尘。”诗人将自己的喜爱转向了青梅,这里的“青梅”象征着清新脱俗的美好。而“千里江南春”则是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的心中渴望再次与这份美好的相遇,但却又被现实生活中的喧嚣打扰。
第三句“我衰病齿不能酸,微香触鼻舌生泉。”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年老体弱,不再能像年轻时那样享受青梅的酸涩。但即便如此,那微妙的清香依旧能够唤醒他的味蕾,让他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想见曹瞒老狡狯,指林驻马三军前。”诗人的思绪飞扬,他在回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曹操这样的智勇双全的将领。他们在战场上指挥若定,英姿飒爽,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化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