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筝》
《咏筝》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别院秋仍静,高堂夜更闲。

繁丝移宝柱,数曲奏阳关。

好荐琼筵上,长亲黼座间。

野王虽后出,无复谢东山。

(0)
鉴赏

这首诗《咏筝》由宋代文彦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筝乐演奏的场景与氛围。

首句“别院秋仍静”,点明了演奏的地点是在一个安静的别院中,秋日的宁静为这场音乐盛宴营造了独特的背景。接着,“高堂夜更闲”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空旷,暗示着演奏者与听众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不受外界打扰。

“繁丝移宝柱,数曲奏阳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筝乐演奏的过程。繁复的琴弦在宝柱上轻轻移动,演奏者弹奏着多曲《阳关三叠》,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曲,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深情。通过这一场景,诗人不仅赞美了筝乐的美妙,也表达了对音乐情感的深刻理解。

“好荐琼筵上,长亲黼座间”则描绘了音乐与宴会的结合,意味着音乐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也是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情感交流。

最后,“野王虽后出,无复谢东山”一句,以历史人物野王和东山为典故,表达了对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思考。野王是古代一位擅长音乐的贵族,而东山则是东晋名士谢安的别号,这里暗含着对音乐传统与创新的双重重视,即既要尊重前人的成就,也要勇于探索新的音乐表达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筝乐演奏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之美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蕴含了对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深思。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喜雨

入夏久不雨,旱势已岌岌。

蛙蛤徒自喧,蛟龙卧如蛰。

何由白水满,但守青秧泣。

上天忽悔祸,川云起呼吸。

虚檐雨竞泻,平野苗尽立。

儿停蹋沟车,妇免忧谷汲。

人言雨非雨,乃是倾玉粒。

移床亦细事,敢叹屋漏湿。

(0)

黄犊

卖刀买黄犊,用以事耕稼。

凄风山北秋,缺月溪西夜。

小童搢竹枝,相呼聊一跨。

秋来作栏成,参差出林罅。

青烟起草积,微火近茅舍。

未言东作功,此景已可画。

(0)

焉耆行二首·其二

焉耆山下春雪晴,莽莽惟有蒺藜生。

射麋食肉饮其血,五谷自古惟闻名。

樵苏切莫近亭障,将军卧护真长城。

十年牛马向南睡,知是中原今太平。

(0)

寄统

大儿挈药囊,小儿负书笈。

共作兰亭游,讵必群贤集。

言此二十年,白首终未践。

汝复守荆扉,经年不相见。

楚越天一涯,书疏何由频。

诸弟亦可怜,说兄辄酸辛。

江城秋尚远,桐叶落可扫。

怅然怀故溪,菱丝雨中老。

(0)

乾道初予自临川归钟陵李德远范周士送别于西津是日宿战平风雨终夕今自临川之高安复以雨中宿战平怅然感怀二首·其二

十五年前宿战平,长亭风雨夜连明。

无端老作天涯客,还听当时夜雨声。

(0)

陶山遇雪觉林迁庵主见招不果往

山中大雪二尺彊,道边虎迹如碗大。

衰翁畏虎复畏寒,招唤不来公勿怪。

梨花开时好风日,走马寻公作寒食。

不须沽酒饮陶潜,箭笋蕨芽如蜜甜。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