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海年来力已殚,一朝谈笑静波澜。
功成讵免中山谤,赠别应嗟蜀道难。
叩阙请租回帝眷,磨崖留颂与民看。
峨眉高处虽堪卧,祗恐徵书起谢安。
防海年来力已殚,一朝谈笑静波澜。
功成讵免中山谤,赠别应嗟蜀道难。
叩阙请租回帝眷,磨崖留颂与民看。
峨眉高处虽堪卧,祗恐徵书起谢安。
这首《送张中丞还蜀》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归蜀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功绩的赞誉。
首句“防海年来力已殚”,开篇即点出友人过去数年在防海抗敌上的辛勤付出,力尽心竭。接着“一朝谈笑静波澜”一句,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友人归来后,原本动荡的局面得以平息,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非凡的智慧。
“功成讵免中山谤,赠别应嗟蜀道难。”这两句既是对友人功绩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功成名就后可能遭遇的非议和挑战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艰难蜀道的关切之情。
“叩阙请租回帝眷,磨崖留颂与民看。”这里描述了友人归来的盛况,不仅得到了皇帝的恩宠,还留下了歌颂其功绩的石刻,供百姓瞻仰,体现了其深受爱戴和尊敬的社会地位。
最后,“峨眉高处虽堪卧,祗恐徵书起谢安。”以峨眉山的高峻比喻友人的成就,同时借用了东晋名相谢安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即便功成名就,仍需警惕未来挑战的深思,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功绩的赞美,也有对其未来的关切和祝福,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怀。
鸿归重枉豫章书,不向钧天梦帝居。
若使府公誇束带,便携妻子入匡庐。